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差异化配置模型
    张硕, 李薇, 李英姿, 刘强, 曾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2): 1561-157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150
    录用日期: 2022-10-24

    摘要912)   HTML785)    PDF (1436KB)(497)   

    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基础支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举措,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则是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价值的重要凭证.当前我国绿证分配机制单一,无法有效衡量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类型可获得绿色价值的差异性,并发挥其平衡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的杠杆作用.为此,从可再生能源发电类型电量兑换绿证的差异化入手,建立考虑可再生能源综合价值的绿证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CRITIC法、熵权法和TOPSIS法构建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证差异化评价模型.以2030年碳达峰目标为发展场景,分析模型对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陆上风力发电和海上风力发电绿色收益的影响,进而修正其发展规划,并提出绿证相关政策建议.所构建的绿证差异化分配模型可为我国绿证市场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储能型风力发电场惯性控制策略
    沈阳武, 宋兴荣, 罗紫韧, 沈非凡, 黄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285-129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134
    录用日期: 2022-05-19

    摘要667)   HTML1092)    PDF (1641KB)(473)   

    分布式储能型(DES)风力发电机组是解决规模化风力发电接入引起系统频率稳定问题的有效手段.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分布式储能型风力发电场惯性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分布式储能型风力发电场的线性化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MPC控制框架,设计考虑储能损耗成本和风机转子转速均衡变化的MPC惯性控制优化模型和策略,以实现惯量控制期间风力发电机组转子转速的均衡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协调分布式储能型风力发电机组中风力发电单元和储能系统单元的有功功率输出,降低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损耗成本,并保证风力发电场内所有风机转速在惯性控制期间趋于平均,避免由于风机转速下降过度而导致风力发电机组退出调频的问题.分布式储能型风力发电场惯性控制策略有利于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对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超声速飞行器线性变参数一体化式控制律设计
    杨庶, 钱云霄, 杨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427-143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190
    录用日期: 2022-09-05

    摘要689)   HTML350)    PDF (2903KB)(404)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航迹控制问题,采用线性变参数(LPV)输出反馈控制和极点配置理论,基于高度-水平航迹控制概念,在马赫数包线内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式LPV控制律.该控制律不区分常规飞行控制律的内外控制回路,根据速度、高度、侧滑角和偏航角指令对飞行器纵向和横航向运动进行综合控制,在L2诱导范数意义下实现飞行器三维航迹的鲁棒最优控制.在地心地固参考系内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数学模型,考虑地球自转、地球扁率、地球引力二阶简谐效应对飞行器运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检验LPV控制律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高超声速飞行器闭环系统具有D-稳定性,能够在典型机动中保持良好的航迹控制性能,并且在扰动和测量噪声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向热塑性复合材料层压板偏轴拉伸试验及其数值模拟
    张健, 陈秀华, 陈勇, 范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2): 201-21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52
    录用日期: 2022-11-25

    摘要288)   HTML91)    PDF (13908KB)(360)   

    AS4/PEEK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军事和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对不同角度的单向AS4/PEEK层压板进行偏轴拉伸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强度和断裂面角度.在数值模拟中,采用单参数三维塑性模型描述AS4/PEEK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模型中的塑性参数使用信任域反射算法得到.结合LaRC05准则和裂纹带理论开发了基于Abaqus的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并将其应用于偏轴拉伸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AS4/PEEK的塑性效应,且预测的拉伸强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提出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模型为热塑性复合材料塑性变形和损伤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种准确且有效的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机环境下电动汽车充电实时管理与优化控制算法
    刘迪迪, 杨益菲, 杨玉荟, 邹艳丽, 王小华, 黎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1): 1-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499
    录用日期: 2022-10-31

    摘要463)   HTML251)    PDF (1627KB)(358)   

    电动汽车的规模日益壮大,对其充电行为进行自适应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充电服务商的角度出发,协同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并计及电网的时变电价和电动汽车充电可容忍时延,基于Lyapunov优化理论提出随机环境下的电动汽车充电实时管理和优化控制算法,旨在最大化充电服务商的利益,即最小化购电成本.理论性能分析证明,所提算法无需可再生能源出力、充电需求和时变电价的先验统计信息,就能使优化目标趋近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减少充电服务商的购电成本,相比于基准贪婪算法可降低27.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联合遗传算法对复合材料模量的预测
    王卓鑫, 赵海涛, 谢月涵, 任翰韬, 袁明清, 张博明, 陈吉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41-134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126
    录用日期: 2022-06-28

    摘要514)   HTML125)    PDF (2532KB)(342)   

    为减少测试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树脂基复合材料模量的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一种全新预测方法——神经网络联合遗传算法(GA-ANN),将T800/环氧复合材料的强度、泊松比和失效应变作为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3个输入变量,在遗传算法(GA)中得出最优阈值和权重,并将所得数值赋给对应的网络参数,更新BP神经网络以更高的准确率预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模量;同等条件下,用Adam算法进行预测.对比这两种方法,结果充分证明了GA-ANN的可行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与高强钢的电阻单元焊
    王烨成, 李洋, 张迪, 杨越, 罗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49-135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271
    录用日期: 2022-04-08

    摘要477)   HTML135)    PDF (47715KB)(331)   

    利用电阻单元焊(REW)实现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CF/PA6)与TWIP980钢的高强度连接.使用304不锈钢铆钉作为辅助单元,研究了焊接电流与焊接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强度不同的4种失效模式,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以及CF/PA6与铆钉和钢板界面微观形貌.CF/PA6具有远低于高强钢的熔点和热导率,使得CF/PA6在焊接中极易发生过热分解.在保证形成一定尺寸熔核的同时,避免或减少CF/PA6的分解是CF/PA6高强钢电阻单元焊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采用大焊接电流、短焊接时间这种较“硬”的焊接工艺,可以在获得较高强度接头的同时,降低CF/PA6的分解.基于接头失效载荷,确定了本研究条件下的焊接工艺窗口.该工艺对焊接时间的变化敏感,许用的焊接时间窗口窄.在焊接工艺窗口内,仍无法完全避免CF/PA6的分解.有必要对焊接过程温度场和熔核形成机理等开展进一步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优劣解距离算法的光储配电网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余威, 杨欢红, 焦伟, 周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17-132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106
    摘要417)   HTML152)    PDF (1435KB)(320)   

    针对多光储单元共同运行时因指标不同存在的惯性功率分配问题,以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作为提升电能质量水平的手段,提出一种多光储单元协同控制策略.根据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对系统提供惯性大小进行调整.当系统内出现高频扰动时,首先选择超级电容来提供惯性支撑,容量不足时,蓄电池将配合起到惯性支撑作用.当系统内部出现低频扰动时,由蓄电池提供惯性功率支撑,引入优劣解距离算法,在进行协同控制时,选取换流器允许功率波动范围、储能装置允许功率波动范围等指标作为评价参考,实现多指标综合评价下多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单元之间的协同配合.最后通过实验平台搭建含多VSG单元的交流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相对速度和位置辅助的无人机编队协同导航
    郭鹏军, 张睿, 高关根, 许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438-144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232
    录用日期: 2022-09-05

    摘要576)   HTML25)    PDF (1260KB)(307)   

    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随时间累积,仅依靠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定位的无人机编队无法在长航时飞行中获取高精度导航信息.针对这一问题,面向主从式无人机编队提出一种协同导航方案.首先,在无人机上配置相对导航传感器,测量主从无人机编队成员之间的相对速度和相对位置信息;其次,考虑编队成员之间的相对位姿,研究空间统一转换方案,将编队各成员依靠惯性导航系统测量的绝对导航信息与相对传感器测量的相对导航信息统一到同一导航坐标系下;最后,给出基于相对速度和相对位置辅助的协同导航方案.30 min仿真结果表明,采取该方案后,从机各方向上的速度和位置误差分别收敛至0.1 m/s和5 m,证实该方案相较于惯性导航系统更适用于长航时飞行场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磁感应矫平工艺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研究
    刘徐阳, 蔡昌儒, 赵亦希, 鞠理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3): 253-26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12
    录用日期: 2022-01-11

    摘要363)   HTML4261)    PDF (9849KB)(306)   

    电磁感应矫平方法具有效率高、易操作的特点,在薄板矫平工艺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船厂使用的固定式一字型线圈感应矫平工艺为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三维电磁-热-力耦合感应矫平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输入AH36钢板随温度变化的物理性能,以对接焊件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作为初始状态,采用顺序耦合的方法计算矫平过程中电磁场、温度场与结构场的变化,从而验证了温度场与电磁场在矫平过程的双向耦合关系,得到焊接件在矫平后的变形量.通过自行搭建的感应矫平实验平台测试矫平工艺中的温度变化与变形量,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具有多地形运动能力的双模块软体机器人
    王宇轩, 刘朝雨, 王江北, 费燕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88-139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290
    摘要499)   HTML84)    PDF (32108KB)(303)   

    针对现有爬管机器人应用范围有限、运动场景单一和多地形运动机器人无法攀爬、空间运动受限等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具备多地形运动能力的双模块软体机器人,每个软体模块由四气室全向弯曲软体气动驱动器组成.通过建立全向弯曲软体驱动器的弯曲模型,分析了全向弯曲软体驱动器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转运动模式,使该机器人能通过旋转运动模式在多种复杂环境中运动;提出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的步态控制方法,使该机器人能够更加简单快速地实现多地形运动功能,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四气室全向弯曲软体驱动器的双模块软体机器人能够沿圆形管道、方形管道及不规则杆状物(人体小臂)进行垂直攀爬运动,爬行速度达到 11.7 mm/s,还能在平地、人造草皮、崎岖路面、斜坡等复杂地形进行快速移动,爬行速度达到 14.0 mm/s,弥补了现有爬管机器人和多地形运动机器人的不足.该模块化软体机器人能在多种地形下进行稳定快速运动,适应性强,在管道检测和复杂地形探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抽水蓄能电站成本疏导机制:综述与展望
    刘飞, 车琰瑛, 田旭, 许德操, 周慧洁, 李知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7): 757-76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516
    录用日期: 2023-02-14

    摘要371)   HTML31)    PDF (2464KB)(301)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电力系统正逐步转型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新的供需平衡形势.抽水蓄能作为目前最成熟的储能技术,通过提供不同时间尺度的灵活性资源,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且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然而,新形势下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决策和成本疏导机制尚未厘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首先综合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特点和功能定位;其次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的成本模型,并分析成本疏导的路径;再次针对电力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刻画了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成本疏导方式的演化路径,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可行方案;最后对抽水蓄能电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孔雀优化算法的配电网储能系统双层多目标优化配置
    杨博, 王俊婷, 俞磊, 曹璞璘, 束洪春, 余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294-130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71
    摘要589)   HTML202)    PDF (2519KB)(298)   

    考虑电池储能系统(BESSs)规划与运行之间的联系,建立兼顾经济性和技术性要求的BESSs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进行双层架构,保证BESSs规划的有效性和运行的高效性.内层以BESSs运营收益最大为目标,提出孔雀优化算法求解BESSs充放电运行策略的最优解;外层以BESSs投资运维成本、配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设计多目标孔雀优化算法求解选址定容规划方案的Pareto非支配解集.考虑配电网运行条件的不确定性,采用聚类算法获得典型场景集,并基于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实现了局部探索和全局搜索的平衡,有效获得高质量解;与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相比,其能够获得分布更广泛且均匀的Pareto前沿,实现BESSs投资效益最优,显著提升配电网电压质量和功率稳定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漂浮式光伏网格对海上天气突变的感知方法
    姜淏予, 王沛伦, 葛泉波, 徐今强, 罗朋, 姚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2): 1584-159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526
    摘要551)   HTML192)    PDF (8866KB)(297)   

    漂浮式光伏在海洋上的应用目前主要受制于海底电缆与特质浮筒的成本问题,该能量如果被海上牧场等场景的无人管理系统就地消纳则表现出高度的适用匹配性.这种场景下由漂浮式光伏形成的网格系统可以解决海上牧场等对突变天气的预警需求.由于光伏出力模型对天气随机变化的强跟随性, 基于大面积光伏的时空相关性分析,通过硬件、距离、时延、天气等因素建立相似电站融合估计关系.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对相似电站时序进行跟踪,所得超短期预测值可以估计目标相似电站的状态.用某市城区规模的数据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表明该框架可以弥补传统研究的不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变工况下基于自适应深度置信网络的轴承智能故障诊断
    马航宇, 周笛, 卫宇杰, 吴伟, 潘尔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68-137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161
    录用日期: 2022-07-11

    摘要499)   HTML103)    PDF (7932KB)(291)   

    机械设备服役过程中,工作环境和运转状态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设备故障诊断正确率,导致时间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损失.优化深度置信网络结构,结合固定学习步长的信号分解技术,保留传感器数据原始特征,逐层反复提取信号的深层关键信息,并集成数据丢失技术优化网络结构,可以规避过拟合问题.进一步,结合迁移学习中的领域自适应方法,固化不同层级深度置信网络的记忆特征,形成考虑平移不变特征的自适应深度置信网络,识别变工况下同类故障信号特征信息,提升轴承智能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基于滚动轴承公开数据集,不同工况下该方法平均正确率高达95.65%,与其他5种方法相比较,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送风方式下大客车内飞沫传播特性研究
    陈志鑫, 汪怡平, 杨亚锋, 苏建军, 杨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532-154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18
    录用日期: 2022-06-21

    摘要336)   HTML5)    PDF (32872KB)(290)   

    为了研究大客车内携带病毒飞沫的扩散特性,预测客车中空气传播病毒感染乘客的风险概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仿真与Wells-Riley方程相结合,建立夏天制冷空调开启状态下大客车的数值模型.通过对车内流场的组织特性分析,结合拉格朗日方法,计算车内病毒携带者咳嗽产生飞沫的扩散过程,分析对比在4种送风方式下携带病毒的飞沫对车内乘客的感染风险.研究发现,车内纵向气流是影响飞沫扩散的关键因素,相较于非对称布置的圆形送风口,客车采用条缝型送风口能够减少车内的纵向气流;采用置换通风的客车内,仅6%的乘客有高于5%概率感染疾病,置换通风在降低飞沫传播感染的风险方面更有效.研究成果可以为客车送风系统的结构设计和降低飞沫传播感染风险提供指导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和三支决策的无人机态势评估
    李伟湋, 高培雪, 陈进, 路玉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479-149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400
    录用日期: 2022-06-21

    摘要428)   HTML9)    PDF (1395KB)(288)   

    现有的无人机态势评估方法没有考虑复杂外界环境对决策者的影响,并且通常只能得到评估的排序结果,决策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决策,常出现误判或错失打击窗口期.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三支决策模型.首先,通过直觉模糊接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求取目标的条件概率, 得到态势评估结果;之后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对无人机获取的直觉模糊态势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执行不同动作时对应的累积前景价值;最后,基于累积前景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推导出新的三支决策规则,对态势评估结果进行三支划分.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仅得到了目标威胁排序,而且对目标威胁等级进行客观分类;同时在评估过程中考虑决策者的心理,得到符合决策者特质的目标威胁评估结果,为复杂多变的空战提供一种合理的决策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三维相变存储器1S1R存储单元电路仿真模型
    张光明, 雷宇, 陈后鹏, 俞秋瑶, 宋志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2): 1649-165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522
    录用日期: 2022-06-22

    摘要451)   HTML11)    PDF (2939KB)(288)   

    三维相变存储芯片1S1R存储单元由双向阈值选通管(OTS)和相变存储器件(PCM)串联组成.为了解决现有OTS和PCM电路仿真模型不能准确模拟器件电学特性和物理特性、不适用于限制型PCM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Verilog-A语言实现的1S1R电路仿真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对OTS电学特性和PCM相变过程中电流、温度、熔融比例、晶态比例和非晶比例变化的模拟,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较快的仿真速度,仿真结果与器件实际测试结果吻合.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针对限制型PCM特点,实现了对PCM熔融过程、晶态非线性、熔融电阻率稳定和OTS亚阈值非线性、双向选通特性的模拟和集成.分析了OTS亚阈值非线性参数和读电压窗口的关系,发现当OTS阈值电流约等于PCM阈值电流时读窗口最大;展示了1S1R单元直流和阵列瞬态仿真结果,为三维相变存储器的电路设计和仿真提供了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层LCP电路板过孔互联电路模型快速构建
    刘维红, 刘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547-155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08
    录用日期: 2022-06-21

    摘要444)   HTML6)    PDF (2713KB)(287)   

    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CP)以其优异的微波毫米波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频多层电路板.在多层电路板结构中,为了实现不同层电子器件以及传输线结构的高效互联,设计电学特性优异的过孔互联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多层电路板使用频率的不断升高,过孔互联结构的不连续性问题愈发凸显,因此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电磁建模,可以大大提高微波毫米电路的设计效率.基于4层LCP电路板,针对接地共面波导-带状线-接地共面波导(GCPW-SL-GCPW)结构,提出一种高效、快速的多层电路过孔建模方法.通过对多层结构进行分段建模,在寄生参数提取过程中引入快速收敛算法,建立过孔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结构;基于微波网络级联法,完成GCPW-SL-GCPW结构等效电路模型的快速构建.与三维高频电磁软件(HFSS)全波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建模方法过程简单、求解速度快.利用LCP多层工艺,制备了GCPW-SL-GCPW电路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在10 MHz~40 GHz的宽频范围内,测试结果和等效电路分析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验证了该过孔互联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OpenFOAM的螺旋桨紧急倒车工况数值模拟
    郭海鹏, 邹早建, 李广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2): 168-17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05
    录用日期: 2022-11-25

    摘要355)   HTML22)    PDF (14061KB)(286)   

    螺旋桨在紧急倒车工况下的水动力特性与船舶的紧急制动能力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性.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动力学平台OpenFOAM中的雷诺平均求解器对螺旋桨在紧急倒车工况下的水动力特性及绕流场开展数值研究.以5叶螺旋桨DTMB4381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正车前进以及紧急倒车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国际上公开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数值方法在预报螺旋桨不同工况下水动力性能方面的有效性.基于数值模拟获得的水动力载荷及流场信息,探讨了紧急倒车工况下局部绕流场特征随进速变化的规律及其与螺旋桨整体水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为船舶紧急倒车制动能力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全局特征描述子的激光SLAM回环检测方法
    韩超, 陈敏, 黄宇昊, 赵明辉, 杜乾坤, 梁庆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79-138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202
    摘要545)   HTML71)    PDF (5130KB)(286)   

    针对井下环境中设备巡检时定位误差随时间不断累积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激光同步定位和建图技术的基于点云全局特征描述子的回环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曲率计算点云中特征点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向量与中心点坐标系的角度分布和尺度分布关系构建点云全局特征描述子;使用部分特征点进行位姿变换的计算,提高计算效率.通过仿真实验和开源数据集实验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定位精度和实时性上提升明显,可以有效解决定位算法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和全局一致性差的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石墨烯和氮化硼的高性能电容器
    吴靖, 谭海云, 史宇超, 侯伟宏, 汤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25-133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188
    摘要490)   HTML167)    PDF (9999KB)(276)   

    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FASS)是可穿戴电子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的能源供应,石墨烯纳米片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较强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导电性,在纸片状柔性电极中应用广泛.基于简单石墨烯纳米片的FASS的双层电容性能的基本特征限制了其性能的提高和实际应用.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大型石墨烯纳米片和超薄氮化硼(BN)纳米片的FASS,通过真空辅助过滤组装独立式超大型石墨烯纳米片/BN纳米片复合纸电极.新型超大型石墨烯纳米片/ BN纳米片纸的特有结构可以有效整合假电容BN纳米片和导电石墨烯的优点,从而在FASS中表现出出色的电化学性能.5000 次充放电后,FASS的最高面积比电容达到325.4 mF/cm2,并具有约86.2%的高容量保持率,且在85.7 W/kg的功率密度下具有22.8 W·h/kg (1 W·h=3.6 kJ)的高能量密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BESO算法的大型海洋垂直轴风力机支撑结构优化
    何文君, 苏捷, 周岱, 韩兆龙, 包艳, 赵永生, 许玉旺, 涂佳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2): 127-13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448
    录用日期: 2022-11-30

    摘要400)   HTML585)    PDF (12945KB)(276)   

    大型海洋垂直轴风力机的研究对发展海洋风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合理支撑结构形式对风力发电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基于变删除率的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算法,对大型海洋垂直轴风力机进行支撑结构优化,并通过风力机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验证结构优化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反比例型变删除率的BESO算法能有效改善优化迭代速率,适用于垂直轴风力机的支撑结构优化设计;相比于初始结构,拓扑出的新结构模型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致动力响应显著降低.研究成果可用于垂直轴风力机支撑结构设计优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膜结构在暴雨积水时材料模型研究
    庞妍, 卿强, 王沙沙, 张翔宇, 龚景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2): 213-22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65
    录用日期: 2022-11-25

    摘要199)   HTML100)    PDF (7018KB)(275)   

    在遭遇暴雨时,坡度比较小的膜面容易积水,准确模拟出此时膜面的变形有助于保障结构安全,现有研究采用的膜材线性本构模型不适用于模拟膜结构在暴雨下的变形.通过在膜结构上进行均布荷载加载试验,模拟膜面遭遇暴雨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获得结构积水时的变形形态.采用膜材线性与双折线本构模型,分别建立膜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荷载分析,通过对比有限元模型和实际结构的变形,选取适合模拟膜结构在暴雨下变形的膜材本构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与采用线性本构模型模拟的结构变形相比,采用膜材双折线本构模型模拟出的结构变形更接近试验测得的变形.研究成果可为膜结构在暴雨积水作用下的膜材本构模型选用和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线性/非线性切换自抗扰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万慧, 齐晓慧, 李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491-150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203
    摘要409)   HTML8)    PDF (1537KB)(273)   

    针对一类连续线性标称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设计基于线性/非线性切换自抗扰控制(SADRC )的解耦控制器.介绍系统模型,并针对设计的SADRC解耦控制器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的绝对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型海上风力机单叶片吊装对接技术综述
    谢斯泓, 赵永生, 许移庆, 何炎平, 韩兆龙, 许玉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6): 631-64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237
    录用日期: 2022-11-10

    摘要203)   HTML336)    PDF (14702KB)(272)   

    近年来,海上风力发电呈现加速大型化发展趋势,安装海域不断向深远海拓展.然而,深远海域环境条件恶劣,传统叶轮吊装技术面临诸多限制.相比之下,单叶片吊装技术在安装效率、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从海上风力机单叶片吊装的特点和难点出发,调研并汇总叶片吊具、单叶片吊装动力学仿真和吊具主动控制技术等相关设备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其中,以主动控制技术为核心研发新型单叶片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是深远海巨型风力机安装技术突破的重要一环.最后根据海上风力机单叶片吊装对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分别介绍具有动力定位功能的单叶片吊具和双抱箍垂直叶片安装辅助装置等概念设计,有望解决深远海巨型风力机安装难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UConvTrans:全局和局部信息交互的双分支心脏图像分割
    李擎, 皇甫玉彬, 李江昀, 杨志方, 陈鹏, 王子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5): 570-58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088
    录用日期: 2022-09-16

    摘要290)   HTML15)    PDF (9362KB)(265)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噪声多、背景和目标区域相似度高、右心室形状不固定、呈月牙形或扁圆形等特点,虽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U型结构在医学图像分割中表现出色,但由于卷积本身的局部运算特性,提取全局信息特征能力有限,所以很难提升在心脏MRI上的分割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局和局部信息交互的双分支网络模型(UConvTrans).首先,利用卷积分支和Transformer分支提取局部特征和建模全局上下文信息,能够保留细节信息并抑制心脏MRI中噪声和背景区域的干扰.其次,设计了融合卷积网络和Transformer结构的模块,该模块将二者提取的特征交互融合,增强了模型表达能力,改善了右心室的分割精度,而且避免了Transformer结构在大规模数据集上预训练,可以灵活调节网络结构.此外,UConvTrans能有效地平衡精度和效率,在MICCAI 2017 ACDC 数据集上进行验证,该模型在模型参数量、计算量仅为U-Net的10%、8%的情况下,平均 Dice系数比U-Net提高了1.13%.最终,在其官方测试集上实现了右心室92.42%、心肌91.64%、左心室95.06%的Dice系数,在心肌及左心室区域取得了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结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上直驱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特性分析
    张志强, 李秋彤, 余浩, 陈鸿琳, 孙海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2): 1572-158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434
    录用日期: 2022-10-24

    摘要533)   HTML84)    PDF (10512KB)(261)   

    海上直驱风电经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由多变流器构成,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控制回路和复杂的动态特性.基于双风电场经柔性直流并网系统算例,采用状态空间分析法研究系统次/超同步振荡模态与电流控制回路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系统存在3种与变流器电流环相关的主导振荡模态,分别对应于风场-柔直模态、风场间模态以及柔直-交流系统模态,风场侧的模态与柔直-交流系统模态是解耦的,相关变流器控制参数、系统的运行工况对3种模态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单个主导模态失稳引起的振荡会波及到柔直的另一端,需要甄别引起振荡的根本原因,以利于针对性设计抑制策略.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动态特性、参数设计以及振荡抑制具有指导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尾缘襟翼偏转角对不同翼型的垂直轴风力机气动影响研究
    戴孟祎, 张志豪, 涂佳黄, 韩兆龙, 周岱, 朱宏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2): 1619-162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110
    录用日期: 2022-08-08

    摘要380)   HTML124)    PDF (5904KB)(261)   

    风能转化率偏低是阻碍垂直轴风力机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尾缘襟翼的设计能够改变叶片表面的流场结构,从而提高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目前关于不同翼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随尾缘襟翼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转捩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对3种不同分离式尾缘襟翼的翼型(NACA0018、NACA0021和NACA0024)叶片的H型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进行数值研究.验证算例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对比,结果吻合较好,证实本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考虑3种基础翼型与5组襟翼偏转角(-16°、-8°、0°、8°、16°)参数,探究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差异,分析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逆风区正向襟翼偏转角可以有效提高叶片的弯矩系数,顺风区负向襟翼偏转角对叶片的弯矩系数产生有利影响.在负向襟翼偏转角下,风能利用率受偏转影响的程度与翼型厚度呈正相关;在正向襟翼偏转角下,风能利用率受偏转影响的程度与翼型厚度呈负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垂直轴风力机尾缘襟翼的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子通道程序对PSBT空泡分布实验计算的不确定性量化分析
    张俊涛, 刘晓晶, 张滕飞, 柴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420-142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068
    录用日期: 2022-07-12

    摘要394)   HTML64)    PDF (1810KB)(260)   

    为了评估子通道程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需要定量给出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采用统计学上基于输入参数不确定性传递的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可以定量得到程序计算结果的不确定范围.在假设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服从正态分布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分布以取代传统的专家判断.通过对压水堆子通道和棒束实验(PSBT)基准题空泡分布实验进行计算,分析子通道程序COBRA-IV 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能力,同时得到满足容忍限的计算结果不确定性上下限.计算结果表明:评估得到的不确定带能较好地包络实验值;同时利用统计均值对模型进行标定后,可以得到比原模型更接近实验值的计算结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增益自适应超螺旋滑模理论的无人机控制
    周齐贤, 王寅, 孙学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453-146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238
    录用日期: 2022-09-08

    摘要547)   HTML11)    PDF (1184KB)(260)   

    以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无人机系统非线性强和飞行过程中外界干扰产生的不确定性,设计一种基于增益自适应滑模控制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该方法无需观测器对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就可以实现对给定无人机姿态的跟踪控制,同时滑模控制中的抖振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抑制.首先介绍无人机模型,给出其数学模型;其次,以误差为状态量,设计稳定收敛的滑模面,采用增益自适应超螺旋滑模算法设计能够有限时间收敛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再采用Lyapunov第二法证明闭环无人机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可靠的控制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自适应颜色快速点特征直方图的托盘识别方法
    詹燕, 陈志慧, 朱宝昌, 朱婷婷, 邵益平, 鲁建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3): 297-30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01
    录用日期: 2022-08-23

    摘要216)   HTML164)    PDF (14142KB)(258)   

    托盘识别是无人驾驶工业车辆进行货物搬运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托盘识别方法低效耗时、鲁棒性差、参数选择随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颜色快速点特征直方图的托盘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Kinect V2传感器采集包含托盘的场景点云数据,点云经离群点剔除后,基于邻域特征熵函数最小准则获取每个点的最优邻域半径.提取点云关键点,计算关键点的颜色特征和自适应邻域快速点特征直方图,融合成自适应颜色快速点特征直方图,进行特征匹配与误匹配点对剔除,从而实现托盘识别.与固定邻域半径为0.012 m的快速点特征直方图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颜色快速点特征直方图的托盘识别精度提高了83.74%,特征提取用时减少了35.55%,验证了方法的优越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双供应商的维护和备件订购联合决策优化
    叶鸿庆, 苏华德, 郑美妹, 夏唐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59-136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151
    录用日期: 2022-06-28

    摘要381)   HTML98)    PDF (1030KB)(258)   

    为优化双供应商情形下的设备维护和备件订购联合决策,以多零件并行制造系统为对象,采用泊松过程刻画零件的随机退化,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对零件替换和备件订购联合决策进行建模,基于设备状态信息和库存状态信息建立系统状态的转移概率,以最小化系统平均总成本为目标,通过值迭代算法求取最优的设备维护和备件订购联合决策.在此基础上为提高计算效率,缩短求解时间,基于序列优化的方法设计启发式策略,通过双零件系统分析了最优策略和启发式策略的决策差异.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最优策略,启发式策略可以在成本增加率不超过5%时减少计算时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PF-UKF组合滤波的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空中对准方法
    高红莲, 尤杰, 曹松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447-145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167
    录用日期: 2022-07-11

    摘要443)   HTML13)    PDF (1969KB)(254)   

    针对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INS)/全球定位系统(GPS)组合导航系统模型的误差以及粒子滤波(PF)存在的粒子退化问题,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提出一种基于PF-UKF组合滤波的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空中对准方法.由误差四元数代替姿态角,以SINS和GPS的位置差和速度差作为观测量,建立新的组合导航系统误差方程.所提出的PF-UKF组合滤波算法将采样粒子分为随机粒子和确定粒子,其中随机粒子为概率密度函数所采集,确定粒子为UKF中采集Sigma点后所求取的系统状态值.由此降低了PF处理粒子时的复杂程度以及粒子退化的程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UKF算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完整可达域分析的虚拟人作业姿态生成方法
    朱文敏, 骆晓萌, 范秀敏, 张磊, 蔡俊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409-141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04
    录用日期: 2022-03-05

    摘要447)   HTML59)    PDF (15284KB)(253)   

    由于人体结构的自由度较大,同时受作业环境的影响,仿真时虚拟人作业位姿的生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装配操作为对象,根据人体结构特点与运动特性,构建了虚拟人装配动作模板.然后,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推导了不同动作模板操作可达域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虚拟人的完整可达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可达域分析先筛选出可行的装配动作,再结合虚拟人作业姿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实现了虚拟人作业位姿的自动生成.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实例对本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迁移学习的小样本OFDM目标增强识别方法
    唐泽宇, 邹小虎, 李鹏飞, 张伟, 余佳奇, 赵耀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2): 1666-167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041
    录用日期: 2022-07-28

    摘要416)   HTML9)    PDF (1895KB)(248)   

    在非合作场景所导致的小样本条件下,稳健提取通信辐射源目标特征并准确识别目标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针对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辐射源的小样本个体识别问题,文章在相位域、时域翻转的数据增强和源领域实例迁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非合作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采用不同域翻转的数据增强方法扩充数据集,结合改进的残差网络,达到提高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准确率的目的,并引入迁移学习以增强识别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数据增强策略提升了小样本下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准确率,迁移学习方法的引入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小幅度提高模型识别准确率并提升了鲁棒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源性脉冲电磁场干扰下的心脏起搏器“窗口效应”及防护
    卢武, 丁苒苒, 赵文彬, 黄冬, 王哲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518-153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326
    摘要614)   HTML5)    PDF (24935KB)(245)   

    现代电网和医疗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脉冲电磁场对起搏器佩戴者潜在的电磁干扰不容忽视,但目前缺乏对此类暂态电磁干扰发生机制和防护措施的系统研究.将猪肉组织浸入0.9%氯化钠溶液,构建起搏器术后人体等效离体模型,采用快波前特性电流模拟常见电力设备投切过程和低频脉冲式医疗设备产生的脉冲电磁场对起搏器佩戴者的影响.基于脉冲形成线理论,对脉冲电磁场在胸腔结构中的波型压缩特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起搏器与组织结构结合的参数化生物电磁暂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起搏器在脉冲电磁场中会产生心电图P波尖顶、过感知等故障,通过改变囊袋中导线缠绕方式发现起搏器在电磁干扰环境下,囊袋回路存在“窗口效应”.基于此发现,提出使用复合材料进行“窗口”屏蔽的防护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可将脉冲电磁场对起搏器的电磁干扰强度有效降低80 dB,初步印证了该防护措施的理论可行性.最后,为电网环境和医疗环境下起搏器佩戴者制定了安全距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算法的下颌角截骨面设计
    吕超凡, 言颖杰, 林力, 柴岗, 鲍劲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1): 1509-151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103
    录用日期: 2022-08-02

    摘要369)   HTML8)    PDF (7077KB)(242)   

    下颌角截骨手术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颅面整形手术.现阶段,下颌角截骨的术前方案设计通常由具有一定年资的医生完成,过程繁琐且耗时较长.为了提高截骨手术术前规划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网络的下颌角截骨面设计方法.对颅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表面点采样,将下颌骨三维模型转换为点云数据,然后通过基于Transformer的点云语义分割网络预测下颌骨点云中的截骨区域,最后根据点云分割结果计算出下颌角截骨平面.所提网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本地特征提取层,用于提取细粒度局部结构信息;二是基于Transformer的非本地特征提取层,用于提取点云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在构建的下颌骨语义分割数据集上,将所提算法与其他点云语义分割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实现最佳的下颌角截骨区域预测,优于目前常见的点云语义分割算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某航空燃油喷嘴雾化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白青松, 吴阳, 侯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 (1): 84-9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256
    录用日期: 2022-08-11

    摘要385)   HTML12)    PDF (9690KB)(242)   

    燃油雾化在航空发动机预混燃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某航空燃油喷嘴的雾化特性,改进和优化其结构参数,采用流体体积(VOF)界面捕捉算法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喷嘴的内部流动及结构参数(扩张角、直线段长度、旋流槽升角、旋流槽个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旋流槽上的局部漩涡影响喷嘴内部燃油流动,通过改变旋流槽入口的结构形式消除局部压力损失;旋流槽个数对索特尔平均直径(SMD)的影响最为显著,扩张角是影响雾化锥角最大的因素,存在一个最优的旋流槽升角使油膜厚度最小,直线段长度对雾化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当扩张角为60°、直线段长度为0.25 mm、旋流槽升角为45°、旋流槽个数为2时,优化效果最佳.优化后的喷嘴油膜厚度减小了43.68%,雾化锥角增加了3.70%,SMD减小了14.79%.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源荷功率不确定性的海上风力发电多微网两阶段优化调度
    陆秋瑜, 于珍, 杨银国, 李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 (10): 1308-131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409
    摘要495)   HTML224)    PDF (1391KB)(238)   

    针对海上风力发电多微网源荷功率不确定性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提出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海上风力发电多微网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以提升海上风力发电多微网的日运行收益.所提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日前和时前两个阶段.在日前阶段,所提方法基于风力发电出力和负荷需求预测数据,考虑预测误差的分布特征,建立随机优化模型,制定燃油发电机组组合计划和电池储能荷电状态值,从而最大化日运行收益的期望值.在日前优化的基础上,依托时前风力发电出力和负荷需求的预测数据,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通过调节燃油发电机组出力、风力发电出力和电池储能充放电功率,最大化每小时的运行收益.以实际工程中的海上风力发电多微网源荷预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仿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调度方法相比,所提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可以提高运行收益和风力发电资源整体消纳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