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Table of Content

    02 July 2025, Volume 50 Issue 8 Previous Issue   
    馈能悬架变论域模糊控制
    柳江, 林晨, 叶明, 黎晓伟
    2016, 50 (8):  1139-114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1
    Abstract ( 24 )   PDF (363KB) ( 59 )   Save
    根据汽车系统动力学和电机学理论,建立了车辆悬架模型和控制电路模型,将变论域模糊控制应用到电磁馈能式主动悬架,对电路进行PD控制以确保实际控制力与理想控制力的一致性,提出自供能效率作为馈能型主动悬架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分析计算.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以滤波高斯白噪声为路面输入,结果显示,采用PD控制后的电路,输出的实际主动控制力和理想主动控制力基本一致;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的馈能悬架车辆乘坐舒适性得以提高;且能获得超过11%的自供能效率.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面体网格在船体绕流计算中的应用
    魏成柱, 李英辉, 易宏
    2016, 50 (8):  1144-115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2
    Abstract ( 31 )   PDF (1724KB) ( 59 )   Save
    为了验证多面体网格在船体绕流、特别是存在自由面的高速船体绕流计算中的有效性,将多面体网格应用于动网格中,基于多面体网格对DARPA Suboff潜艇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混合网格和动区域法对一种高速单体穿浪船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同水池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同四面体网格相比,多面体网格能有效减少非结构网格的单元数量,并能用更少的网格单元获取相似甚至更好的计算结果;多面体网格在潜艇绕流计算上的应用效果非常好;结合Robust(Octree)网格生成方法可改善多面体网格的正交性和分层性,进而能够更好地捕捉波形和飞溅;混合网格结合动区域法可以将多面体网格应用于包含船体运动的数值计算.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破冰船在冰层中连续破冰时的冰阻力预报
    任奕舟, 邹早建
    2016, 50 (8):  1152-115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3
    Abstract ( 32 )   PDF (721KB) ( 57 )   Save
    采用黏聚单元法构建冰层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破冰船在冰层中的连续破冰过程,对破冰船的冰阻力进行了预报;同时,使用多种经验与解析公式,预报了破冰船所受冰阻力.通过将数值模拟和经验与解析公式计算所得的冰阻力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和经验与解析公式预报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的冰阻力较为准确,适用于预报破冰船冰阻力;各个经验与解析公式预报精度不尽相同,但都具有能方便快捷给出预报结果的优点.在预报连续破冰过程的冰阻力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预报方法.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吊舱推进器面元法计算对比
    王睿, 熊鹰, 黄斌
    2016, 50 (8):  1158-116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4
    Abstract ( 22 )   PDF (281KB) ( 59 )   Save
    为寻找高效、可靠的吊舱推进器分析手段,研究了迭代面元法和非定常整体面元法求解公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吊舱推进器的结构特点,提出将吊舱体和螺旋桨作为整体求解的定常面元法.随后运用这3种面元法计算了某一吊舱推进器,并对计算结果的精度和计算耗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迭代面元法、非定常整体面元法和定常整体面元法计算精度相差不大,与试验值相比,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但定常整体求解方法计算时间最少.通过对定常整体求解面元法公式推导表明,该方法能够适用于其他由螺旋桨和固定构件组成的组合推进器.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柔性表面覆盖层减阻性能
    杨兆臣, 张怀新
    2016, 50 (8):  1165-117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5
    Abstract ( 36 )   PDF (1346KB) ( 59 )   Save
    采用双向流固耦合的方法对一块具有柔性表面覆盖层的复合材料平板及其表面的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湍流采用RNGk-ε模型进行模拟.根据计算结果,从宏观总体上分析了柔性材料的柔性及厚度对减阻效果的影响,从微观局部上探讨了柔性表面覆盖层的局部减阻规律.结果表明:柔性表面覆盖层有一定的减阻效果,而且在数值模拟的范围内减阻效果随着材料柔性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柔性表面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考虑双向流固耦合的情况下平板受到负的“压阻力”,这表明压阻力对减阻效果也有所贡献;另外,柔性复合材料平板中起到减阻作用的主要是中部位移较大段,且局部摩擦阻力减额分布与位移分布之间存在相似的规律.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近似模型方法在螺旋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叶礼裕, 王超, 孙文林, 张洪雨
    2016, 50 (8):  1173-117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6
    Abstract ( 28 )   PDF (878KB) ( 59 )   Save
    为了提高螺旋桨优化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将试验设计方法、近似模型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近似模型的螺旋桨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以螺旋桨的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和以推力系数与效率为目标函数,引入试验设计的方法对整个设计空间采样,采用定常面元法预报程序计算出样本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其次,根据采样得到的样本库建立螺旋桨几何参数和水动力性能之间的克里格近似模型.最后,结合该近似模型和粒子群算法对螺旋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以P4382桨和Ka0.5导管桨为例,验证近似方法应用于螺旋桨优化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近似模型方法能够实现目标桨的推力系数和效率的提高,而且优化速度快.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潜伏式高速无人船型变航态航行试验
    霍聪, 董文才
    2016, 50 (8):  1180-118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7
    Abstract ( 29 )   PDF (847KB) ( 58 )   Save
    为验证新型潜伏式无人船型在水面高速-半潜多种航态之间连续变换的航行原理,建造了约1t的自航模型,并基于自航模型性能测试系统对不同排水量、不同航速、不同加速条件和不同压载流道进排流条件下的变航态航行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船型及排水量对轴功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弗劳德数(Fr)为0.5~1.0的航速区间;加速和减速方式是主导该平台不依赖吹除装置、自动进排水完成航态变换的重要因素;匀速运动的航速与航态保持能力直接相关,当体积弗劳德数大于1时压载水可完全排出.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点蚀损伤船体板屈曲强度评估的工程应用
    张岩, 黄一
    2016, 50 (8):  1186-119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8
    Abstract ( 30 )   PDF (369KB) ( 59 )   Save
    通过分析共同结构规范中屈曲强度评估公式,得出评估所需的主要参数为单一载荷作用下板的屈曲强度.针对点蚀损伤船体板进行系列屈曲强度有限元数值分析,继而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到基于腐蚀体积的单一载荷作用下点蚀损伤船体板屈曲强度计算公式.基于实船腐蚀损伤检测参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检测参数与腐蚀体积的关系,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得到船体板的腐蚀体积,将其代入已得到的屈曲强度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应用到规范屈曲强度评估公式中即可完成点蚀损伤船体板屈曲强度评估.此评估方法在规范公式基础上,结合了实船腐蚀损伤检测参数,充分体现了腐蚀损伤对船体结构屈曲强度的影响,且所有评估参数在工程分析中均可得,评估方法简单,适用于船舶结构强度安全评估的工程分析.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IPSO-BP神经网络的最小阻力船形优化设计
    侯远杭, 刘飞, 梁霄
    2016, 50 (8):  1193-119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09
    Abstract ( 37 )   PDF (403KB) ( 59 )   Save
    针对船形优化设计问题,为了克服主尺度与型线分开设计的不足,将主尺度与表征船体形状的参数联合组成设计空间来进行优化设计,同时以不同航速的船体阻力加权总和作为优化目标,引入IPSO-BP神经网络建立兴波阻力系数的近似预报模型,以主尺度和船形修改系数作为设计变量,以排水体积的变化量作为约束条件,分别利用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对Wigley船形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证明了IPSO-BP方法建立兴波阻力系数近似模型的优良性能,得出的光顺合理的优化船形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分解的进化算法和多变量分析技术在船型参数设计中应用
    杨路春, 杨晨俊, 汪志强, 李学斌
    2016, 50 (8):  1200-120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0
    Abstract ( 24 )   PDF (222KB) ( 55 )   Save
    引入优化和决策技术讨论船型参数设计的多目标优化论证,基于分解的进化算法(DBEA)将船型参数设计的多个目标优化问题分解为一定数量的单目标优化子问题,采用进化算法同时求解这些单目标优化子问题.DBEA算法的种群由法向边界相交方法(NBI)构建,子问题的优化通过和邻近个体的进化操作完成.采用熵权和灰色关联方法对DBEA算法得到的船型Pareto解集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每个设计方案的定量指标排序.基于多变量分析技术讨论了船舶设计变量的层次聚类属性,给出了设计变量间的类别特性.采用多维标度方法(MDS)给出了这些变量在二维平面里的映射图形,结合聚类树形图可以加深对船舶参数设计模型的认识.对一艘3万t油船进行船型参数设计,算例分析表明,DBEA算法能够快速获得分布均匀的Pareto解,灰色关联方法的决策合理可行.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喷泵叶轮旋转方向对喷水推进性能的影响
    易文彬, 王永生, 彭云龙, 刘承江, 李留洋
    2016, 50 (8):  1207-121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1
    Abstract ( 31 )   PDF (2004KB) ( 54 )   Save
    采用雷诺数与弗劳德数全相似的方法预报了某双泵推进单体船喷水推进器外旋和内旋对推进和噪声性能的影响.以某混流式喷水推进器水动力性能为校验对象,验证了该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可信性.比较了某航速下喷泵外旋及内旋时推进器推力、流量、轴功率、泵效率及推力效率的变化.叶轮旋向对推进器的流量及推力影响较大,对该航速下推力效率及泵效率影响较小.采用DES湍流模型进行了流场的瞬态计算,比较内旋及外旋泵在自航点内流场压力脉动的变化,外旋泵压力脉动的最大值大于内旋.根据瞬态计算结果进行了噪声的计算,结果表明,内旋喷泵的噪声小于外旋喷泵.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交通出行选择行为
    陈林, 杨飞, 姜海航, 李鸿鹏
    2016, 50 (8):  1214-122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2
    Abstract ( 33 )   PDF (201KB) ( 55 )   Save
    为克服前景理论无法描述涉及多维属性决策问题的不足,放宽出行者完全理性的理论假设,以心理账户理论为理论基础,将个体的预算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交通选择行为模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未知参数.以成都-重庆通道为例,通过分析模型拟合优度、极大似然函数值以及匹配率,对比新模型与传统Multinominal Logit(MNL)模型的标定结果精度.实证表明,与传统MNL模型相比,新模型的极大似然函数值更接近零,拟合优度值为0.15,提高了0.03,匹配率为70.5%,提高了1.6%.实证结果说明新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能更加准确地预测出行者选择行为.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均布激励基本单元解析解的一种记号方法
    金晓清, 牛飞飞, 张睿, 周青华, 胡玉梅
    2016, 50 (8):  1221-122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3
    Abstract ( 22 )   PDF (357KB) ( 55 )   Save
    通过对格林函数的积分,提出一种适用这类矩形/长方体域均布激励所产生响应的记号方法,并例证了其在接触力学、夹杂问题、电磁响应等3类典型研究中的应用.在理论研究中,该记号方法能使一些相关推导书写和公式表达更紧凑、直观、方便,有利于透晰其相应的数学物理内涵.所提议的新记号方法,在数值计算中可以成为一套标准化流程在计算机上实现,并能方便应用于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一些相关编程.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混合翼型对扑翼推进性能影响分析
    曹永辉, 朝黎明, 丁浩, 赵红印
    2016, 50 (8):  1228-123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4
    Abstract ( 26 )   PDF (815KB) ( 55 )   Save
    以NACA0006翼型为基准翼型,将其前缘部分更换为相对最大厚度较大的NACA0008、NACA0010、NACA0015和NACA0020翼型前缘部分,组成混合翼型.通过流体仿真软件Fluent14.5对基准翼型及混合翼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扑翼运动的推进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翼型相较于基准翼型对扑翼运动推力系数和推进效率有显著提高.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喷丸强化铝锂合金单边缺口拉伸试样谱载寿命预测
    廖宇, 张晓晶, 张丽娜
    2016, 50 (8):  1233-124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5
    Abstract ( 23 )   PDF (794KB) ( 54 )   Save
    基于断裂力学的方法,对喷丸强化铝锂合金单边缺口拉伸试样在Mini-Twist载荷谱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进行研究.使用权函数计算裂纹在外加载荷和残余应力场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考虑到裂纹存在的闭合效应,基于NEWMAN的拟合公式,计算并更新Mini-Twist载荷谱下的张开应力.分析不完整的残余应力场测量结果对寿命预测的影响,发现不完整的测量数据对深度较小的残余应力场的寿命预测结果影响更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液体可压缩性对超空化流动的影响
    黄闯, 罗凯, 白杰, 王致强, 蒋彬
    2016, 50 (8):  1241-124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6
    Abstract ( 24 )   PDF (633KB) ( 56 )   Save
    基于多相流模型和运动框架模型构建可压缩超空化流场的数值计算模型,分别使用具有不同物性的流体介质模拟水下跨声速超空化流动,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结果相互参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在液体可压缩性对跨声速超空化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液体可压缩性对流动参数的分布规律、空化物体的阻力特性和流场的空化情况均有显著影响;考虑液体可压缩性,随飞行速度的增大,射弹的阻力系数将增加,并且在高速工况下超空泡的尺度大幅度减小;可压缩超空化流场中,较300 m/s工况,速度为1 900 m/s时弹体阻力系数增大约22%,弹尾截面空泡直径减小约30%.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流动线性稳定性分析中切比雪夫谱配置法参数敏感性
    张宇轩, 李伟鹏, 王福新
    2016, 50 (8):  1246-125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7
    Abstract ( 26 )   PDF (316KB) ( 56 )   Save
    针对流动线性稳定性分析中切比雪夫谱配置法对求解参数具有较高敏感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求解关于布拉修斯速度分布的二维平行流稳定性方程,研究了配置点数目、截断距离、坐标 变换方式及边界条件施加方式对获得的模态特征值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小配置点数目和截断距离分别降低特征向量拟合精度和半无界远场边界条件模拟准确性,而过大的配置点数目和截断距离则使模态特征值易受舍入误差影响而发生偏差;在所有模态特征值中,SP族及与A族相交处最易受配置点数目和截断距离影响;当截断距离较大时,指数坐标变换方式计算结果优于代数坐标变换结果,当截断距离较小时结论相反;边界条件的施加方式对模态特征值影响不大,采取返还矩阵法施加方式获得的方程算子矩阵最稳定.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雷诺数湍流的熵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大涡模拟计算
    刘强, 谢伟, 王妍
    2016, 50 (8):  1255-125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8
    Abstract ( 33 )   PDF (507KB) ( 53 )   Save
    为了开发基于熵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求解器,建立了熵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大涡模拟标准Smagorinsky亚格子尺度湍流模型的计算模型,探究了其进行高雷诺数湍流模拟的有效性,并且尝试展开了基于熵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大涡模拟亚格子尺度模型的近壁面研究.得到结论:熵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大涡模拟能够有效进行高雷诺数湍流的数值模拟计算;近壁面处理的Catalano方法对壁面处流场速度的计算结果优于Van Driest方法,而Van Driest方法的优越性表现为模拟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利用能量最小多尺度模型预测圆射流的速度分布
    余克志, 张海, 刘艳玲
    2016, 50 (8):  1259-126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19
    Abstract ( 22 )   PDF (191KB) ( 55 )   Save
    将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模型拓展到圆射流的研究.利用圆射流的稳定性条件,预测圆射流的流速分布.分析表明,湍流圆射流的速度分布指数为1.94.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EMMS模型的平均误差和最大误差分别是-0.69%和-10.57%,低于传统的Gauss分布解、Tollmien解和G(o)rtler解.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一种考虑微凸体法向弹塑性接触的粗糙面力学模型
    王东, 徐超, 万强
    2016, 50 (8):  1264-126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0
    Abstract ( 45 )   PDF (331KB) ( 57 )   Save
    提出一种考虑微凸体弹塑性变形影响的接触载荷、接触面积的粗糙表面法向接触力学模型.将微凸体的接触变形分为3种状态,对完全弹性和完全塑性变形阶段分别采用Hertz弹性接触理论和AF塑性接触模型进行建模,并采用一阶幂指数函数描述混合弹塑性阶段的接触载荷和实际接触面积与接触变形之间的关系,再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粗糙表面法向弹塑性接触模型.将此模型与完全弹性模型、CEB模型、ZMC模型、KE模型对比,研究了塑性指数对粗糙面接触载荷-平均接触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微凸体法向接触载荷与接触变形的变化趋势,模型预测的粗糙表面法向载荷与ZMC和KE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平均接触距离的增加,粗糙面接触载荷逐渐减少;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加,不同模型预测的法向接触载荷差异逐渐增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细长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分析
    高云, 付世晓, 杨家栋, 王盟浩
    2016, 50 (8):  1270-127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1
    Abstract ( 28 )   PDF (896KB) ( 55 )   Save
    为了深入分析细长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响应带来的疲劳损伤,在拖曳水池中对柔性立管进行了试验研究.由拖车带动立管运动产生相对来流,再根据测试得到的应变数据,结合材料常数得到立管的疲劳损伤.分别使用了基于单频率、常幅值的频域法以及多频率、变幅值的雨流法对疲劳损伤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不同流速、相同模态阶数下的应变响应频率很接近,是由不同的流速在立管周围产生不同的流体附加质量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频域法得到的预测疲劳损伤比雨流法得到的真实疲劳损伤要大;但在少数情况下则相反.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有限板及球或柱面声波入射下的吻合效应
    吕方, 陈光冶
    2016, 50 (8):  1278-128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2
    Abstract ( 23 )   PDF (399KB) ( 55 )   Save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就有限板以及球或柱面波入射情况下的吻合频率、吻合效应区的传声损失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限尺寸平板与无限大板相比,吻合频率处的隔声量变化不大,但在临界频率和吻合频率处出现2个隔声低谷,使整体隔声量下降;而平板尺寸大小对吻合效应区及临界频率以上的隔声量影响不明显;球面波和柱面波入射时,吻合效应仅在板上部分区域出现,对隔声量的影响较平面波入射要弱.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气液混输管线系统严重段塞流理论模型
    段金龙, 高嵩, 张新曙, 尤云祥
    2016, 50 (8):  1286-129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3
    Abstract ( 31 )   PDF (434KB) ( 55 )   Save
    针对管线与垂直立管系统内严重段塞流的流动特性,建立了一种高效的不完全依赖于实验参数的一维瞬态理论预测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预测不同类型严重段塞流的发生范围,还能得到压力、周期、流量、气液速度、含气率和折算速度等严重段塞流特性参数,并可对管道系统内气液流态的变化进行实时判别.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多孔介质燃烧的火烧油层模拟实验
    刘宏升, 吴丹, 孔庚, 解茂昭
    2016, 50 (8):  1294-129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4
    Abstract ( 35 )   PDF (1405KB) ( 56 )   Save
    通过原油黏度测量实验和热重实验,确定了原油黏度特性和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多孔介质稠油燃烧实验系统,实现了原油在多孔介质模拟油层内的稳定燃烧,并分析燃烧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原油黏度明显降低;原油氧化过程分为轻质蒸发、低温氧化反应、燃料沉积和燃烧4个阶段;预热到1 000 K以后,原油在多孔介质内发生点火燃烧,最高温度可达1 210 K,燃烧区温度稳定在750 K左右,持续大约4h,燃烧在低供气量下无法向前推进;为保证火烧油层的燃烧波能持续传播,热源位置与空气入口应尽量布置在油层底部.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制品表面粗糙度与表面气泡破裂形变行为的关系
    胡彪, 胡广洪
    2016, 50 (8):  1300-130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5
    Abstract ( 28 )   PDF (601KB) ( 55 )   Save
    基于泰勒泡孔形变理论,结合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分析了微孔发泡注塑成型过程中气泡的形变及临界破裂条件,并以聚丙烯和氮气为研究对象,设计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正交实验,对临界破裂泡孔尺寸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临界破裂泡孔尺寸与表面粗糙度在同一数量级并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工艺控制临界破裂条件的泡孔尺寸,达到降低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果蝇悬飞翅拍动力学问题的建模和数值求解
    柯希俊, 张卫平, 蔡雪飞, 张正, 楼星梁, 陈文元
    2016, 50 (8):  1307-131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6
    Abstract ( 29 )   PDF (568KB) ( 55 )   Save
    针对悬飞果蝇翅拍动力学问题,基于稳态气动力模型给出了改进的准稳态气动力矩模型,建立了两自由度的非线性翅拍动力学方程,通过假设翅拍运动和翅膀扭转运动可以解耦计算.基于改进的准稳态气动力模型,采用常规常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算法和边界值数值求解算法分别对已知翅运动的其中一个自由度的翅膀拍打力学方程和翅膀扭转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数值结果表明,理论预测获得的翅膀运动学模式和实验测试获得的稳态翅拍运动模式有较好一致性.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临近空间飞艇新型推进方式
    宣彬彬, 王晓亮, 陈吉安, 周平方, 段登平
    2016, 50 (8):  1316-132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7
    Abstract ( 29 )   PDF (1941KB) ( 55 )   Save
    研究了临近空间飞艇采用尾部摆动推进的特性.首先通过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的雷诺平均N-S黏性流场计算方程建立了尾部摆动的数值分析方法,然后对各摆动参数以及环境变化下推进效率、速度及推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通过原理飞行验证,得出该类推进方式在浮空器上应用的可行性.尾部摆动推进方式可作为常规螺旋桨推进的补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浮空平台整体性能.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两级信息融合算法
    吕红芳, 顾幸生
    2016, 50 (8):  1323-133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8
    Abstract ( 28 )   PDF (403KB) ( 55 )   Save
    为了保证地下车库空气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系统能耗,针对地库环境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两级数据融合算法TLIFA-ACOBP,该算法将分簇结构与神经网络模型有效结合,设计了一个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两级数据融合模型.首先运用蚁群优化(AC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蚁群神经网络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融合.通过对簇成员节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两级融合处理,只将代表原始数据的少量特征值发送给汇聚节点,大幅度减少节点数据通信量,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同时降低了系统能耗.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对于肾脏病临床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王锋, 吴睿, 汪年松
    2016, 50 (8):  1331-133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16.08.029
    Abstract ( 18 )   PDF (90KB) ( 55 )   Save
    随着医学教育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倡导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在肾脏病学教学实践中,应注重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肾脏病理和透析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等.针对肾脏病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为提高肾病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