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15, Vol. 49 ›› Issue (03): 306-309.
陈玉喜1,刘亮2,张华军2,陈华斌1,陈善本1
收稿日期:
2014-07-03
出版日期:
2015-03-30
发布日期:
2015-03-30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5252,61374071),上海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11111100302)资助
CHEN Yuxi1,LIU Liang2,ZHANG Huajun2,CHEN Huabin1,CHEN Shanben1
Received:
2014-07-03
Online:
2015-03-30
Published:
2015-03-30
摘要:
摘要: 针对海上钻井平台桩腿用厚板低合金高强钢Q690E,研究不同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焊缝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输入从1.376 MJ/m提高到2.248 MJ/m时,焊缝区冲击韧性先升高再降低.当焊接热输入为1.56 MJ/m时,焊缝区微观组织以针状铁素体为主,低温韧性最好;采用小电流低速焊焊缝区组织更加均匀,冲击断口韧窝区所占比例更大,低温韧性更高;在热输入相同的条件下,单丝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焊缝区以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低温韧性优于双丝焊.
中图分类号:
陈玉喜1,刘亮2,张华军2,陈华斌1,陈善本1. 焊接热输入对低合金高强钢焊缝组织和韧性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9(03): 306-309.
CHEN Yuxi1,LIU Liang2,ZHANG Huajun2,CHEN Huabin1,CHEN Shanben1. Effect of Heat Input on Microstructure and Toughness of Weld Joint of High-Strength LowAlloy Steel[J].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15, 49(03): 306-309.
[1]邹增大,李亚江,尹士科. 低合金调质高强度钢焊接及工程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李亚江. 高强钢的焊接[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
[1] | 曹换, 蔡骜, 谌扬宇, 左文康, 陈满泰. 极地低温下高强钢对接焊缝连接力学性能[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4): 533-540. |
[2] | 曾靖波, 王火平. 热输入对超高强度钢FCAW-G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5, 12(1): 67-73. |
[3] | 左新德, 陈懿, 李洋, 罗震, 敖三三. 添加钽对电弧熔丝增材制备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3): 382-390. |
[4] | 刘轶玮1,华学明1,吴东升1,李芳1,蔡艳1,王欢2,杨修荣3. 使用ERNiCrMo-3焊丝进行9%镍钢短电弧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横焊的电弧与熔滴行为研究[J]. J Shanghai Jiaotong Univ Sci, 2024, 29(2): 361-376. |
[5] | 冷俊杰1,邸新杰1, 2,利成宁1, 2,程尚华3. 海工特厚板大热输入焊缝金属韧化机理研究[J]. J Shanghai Jiaotong Univ Sci, 2024, 29(2): 349-360. |
[6] | 白雄飞, 龚水成, 李雪松, 许博, 杨晓力, 王明彦. 基于泊松融合数据增强的焊缝金相组织缺陷分类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3, 57(10): 1316-1328. |
[7] | 赵洪, 谢友均, 龙广成, 李宁, 张嘉伟, 程智清. 冲击荷载作用下含黏结界面混凝土破坏特征与应力应变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2, 56(9): 1208-1217. |
[8] | 何银水, 李岱泽, 赵梓宇, 钱韦旭. 基于亮度突变性与密度特征检测的厚板T形接头焊缝轮廓识别[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6): 757-763. |
[9] | 李萍,张凯,王薄笑天,薛克敏. 7A60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组织及性能[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 53(11): 1381-1388. |
[10] | 刘贵吉, 甘志云, 李江, 王旭, 张洪飞.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奥氏体不锈钢[J].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8, 5(增刊): 248-252. |
[11] | 蒋华军a,蔡艳a,b,李超豪a,李芳a,b,华学明a,b. 基于改进Sobel算法的焊缝X射线图像 气孔识别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7, 51(6): 665-671. |
[12] | 赖睿,蔡艳,吴岳,华学明. 光束焦点位置对双相不锈钢光纤激光#br# 焊接焊缝成形和组织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7, 51(4): 418-. |
[13] | 金雪,朱平,李晗,王庆. 防松帽搭接焊缝力学性能及分区建模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7, 51(11): 1297-1303. |
[14] | 张宗郁1,高洪明1,韩庆璘1,黄锐2,荣建2,王勇超2. 飞机导管机器人焊接手眼关系标定[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9(03): 392-394. |
[15] | 黎文航1,2,高凯1,王加友1,何金桥1. 窄间隙旋转电弧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视觉焊缝偏差检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9(03): 353-35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