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为提高直驱风电机组在电网故障下的暂态响应和抗参数扰动特性,将最小方差(least error squares,LES)滤波器与自抗扰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直驱风电机组暂态支撑控制算法,利用PSCAD/EMTDC软件在强电网、弱电网以及电网电压畸变等工况下对机组的暂态响应特性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PI控制,所提新型暂态支撑控制算法能有效提升直驱风力机的无功支撑响应特性,具有超调小、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且具有更强的抗电网参数变化能力和控制鲁棒性.
1 PMSG网侧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
1.1 网侧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图1 为PMSG网侧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图中:ea 、eb 、ec 为变换器三相相电压;ig a 、ig b 、ig c 为变换器三相相电流;ug a 、ug b 、ug c 为电网三相相电压;u dc 为直流母线电压;i dcg 为网侧变换器直流母线电流;i dcm 为机侧变换器直流母线电流;i cp 为直流母线电容电流;L f 为网侧变换器的滤波电感;R f 为滤波电感的电阻值;C dc 为直流母线电容;Q表示桥臂功率器件,下标p、n分别表示上管、下管.
图1
图1
PMSG网侧变换器的电路拓扑
Fig.1
Topology of gird-side converter for PMSG
(1) e d - u g d = L f d i g d d t + i g d R f - ω g L f i g q e q - u g q = L f d i g q d t + i g q R f + ω g L f i g d C d c d u d c d t = i d c m - i d c g = i d c m - 3 2 ( s d i g d + s q i g q )
式中: ed 、eq 分别为网侧变换器电压的d 轴和q 轴分量;ug d 、ug q 分别为电网三相相电压的d 轴和q 轴分量;ig d 、ig q 分别为三相并网电流的d 轴和q 轴分量;ωg 为电网角频率;sd 、sq 为三相桥臂开关函数在d -q 坐标系的分量;t 为时间.
1.2 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典型的PMSG网侧变换器采用电压定向控制,采用外环直流电压和内环交流电流的双闭环控制框架,内外环控制器均采用PI控制器,对应的控制方程为
(2) i g d , r e f = K v P ( u d c , r e f - u d c ) + K v I ∫ ( u d c , r e f - u d c ) d t e d = K i P ( i g d , r e f - i g d ) + K i I ∫ ( i g d , r e f - i g d ) d t - ω g L f i g q + U g m e q = K i P ( i g q , r e f - i g q ) + K i I ∫ ( i g q , r e f - i g q ) d t + ω g L f i g d
式中:K vP 、K vI 分别为电压环PI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K iP 、K iI 分别为电流环PI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i g d , ref 、i g q , ref 分别为期望输出的d 轴和q 轴电流;u dc, ref 为期望输出直流电压;U gm 为电网电压幅值.
(3) i g q , r e f = - 2 q c , r e f 3 u g d = - 2 q c , r e f 3 U g m
2 PMSG网侧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
2.1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
(4) d i g d d t = - R f L f i g d + 1 L f e d + ω g i g q - 1 L f u g d d i g q d t = - R f L f i g q + 1 L f e q - ω g i g d - 1 L f u g q
由式(4)可知,d 轴和q 轴电流为一阶微分方程,可考虑采用LADRC,其中的观测器为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LESO),状态量和扰动量可被LESO所观测并估计.
以d 轴电流控制为例进行分析,选取ig d 作为状态变量,记x 1 =ig d ,x 2 =fw =-R f L f ig d +1 L f ug d +ωg ig q ,u =ed ,式(4)可改写为
(5) x · 1 = x 2 + b 0 u
式中:f w 为外部扰动,包含系统模型的耦合项、外部电压扰动、模型参数的误差扰动等;因此在设计d 轴的控制器时,无需考虑q 轴分量,可将其视作一个整体扰动,b 0 =-1/Lf .
为了方便设计LESO,定义系统状态向量x =[x 1 x 2 ]T ,将式(5)表示为矩阵形式:
(6) x · = A x + B u + E h
式中:A = 0 1 0 0 , B = b 0 0 T , E = [ 01 ] T , h = f · w 表示为外界扰动量的一阶导数.
定义z = [ z 1 z 2 ] T 为LESO的状态向量,其中z 1 为 x 1 的 观 测 值 , z 2 为 x 2 的观测值,针对式(6)设计对应的一阶LESO方程为
(7) z · = A z + B u + L ( y - y ⌒ ) y ⌒ = C z
式中:C =[1 0 ];u 为输入的控制变量;y =i g d 为LESO的输入; ⌒ 表示相应变量的观测值;L =[β 1 β 2 ]T 为 LESO 的误差反馈增益矩阵,需要根据LESO的带宽设计[20 ⇓ -22 ] .由LESO的输入值y 减去观测值y ⌒ 就可以估算误差,故式(6)中的h 可由校正项中的y -y ⌒ 估计得到.
(8) z · = ( A - L C ) z + [ B L ] u c y c = z
式中:u c = [ u y ] T 为 组 合 输 入 ; y c 为LESO的输出.
(9) z · = A z + B u + L ( x 1 - z 1 )
(10) i ⌒ · g d = f ⌒ w + b 0 e d + β 1 ( i g d - i ⌒ g d ) f ⌒ · w = β 2 ( i g d - i ⌒ g d )
扰动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可通过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来抵消大部分.根据式(5)可知,若抵消扰动量的影响,应取b 0 e d = u 0 - f ⌒ w , 其 中 u 0 为消除扰动的控制量,式(5)可变为
(11) x · 1 ≈ u 0
经扰动补偿后电流环可等效为积分环节,选用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linear state error feedback,LSEF)为比例环节,即
(12) u 0 = k p ( i g d - i ⌒ g d )
由于给定参考电流是连续变化的,考虑到有可能引起相位滞后,此处可省略线性跟踪微分器,则可得LADRC电流d 轴分量结构框图如图2 所示.图中:G (s )为变换器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其表达式为G ( s ) = 1 / ( s L f + R f ) , s 为拉普拉斯算子.iq 的方程与id 类似,根据对称性原理,上述方法同样对i g q 适用.
图2
图2
LADRC电流d轴分量控制框图
Fig.2
Control diagram of d -axis current for LADRC
定义误差e = x - z , 由线性控制理论可知,当LESO误差方程的特征值全部位于复平面左半部分时,稳态观测误差接近于0.此时,LESO误差方程可通过式(7)与式(6)的差得到:
(13) e · = A e e + E h
式中: A e = - β 1 1 - β 2 0 , 则LESO误差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14) d e t ( s ) = A e - s I = s 2 + β 1 s + β 2
当LESO的带宽ωoz 为定值时,如果满足det (s)=(s +ωoz )2 ,LESO的系数最小,此时β 1 =2ωoz ,β 2 =ω o z 2 .
2.2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的频域分析
如图3 所示,重新定义输入i g d ,ref 为r ,则可得:
(15) u = k p ( r - z 1 ) - z 2 b 0
定义z 1 (s )和z 2 (s )为观测值z 1 和z 2 的拉氏变换表达式;R (s )为输入r 的拉氏变换表达式;U (s )为控制量u 的拉氏变换表达式;Y (s )为输出y 的拉氏变换表达式.
图3
图3
LADRC的传递函数框图
Fig.3
Block diagram of transfer function for LADRC
(16) z 1 ( s ) z 2 ( s ) = k p s + β 1 + k p β 1 s + β 1 + k p β 2 k p s 2 + ( β 1 + k p ) s β 2 s + β 2 k p s 2 + ( β 1 + k p ) s R ( s ) Y ( s )
(17) U ( s ) Y ( s ) = ( β 2 + β 1 k p ) s + β 2 k p b 0 s 2 + ( b 0 β 1 + b 0 k p ) s
(18) U ( s ) R ( s ) = k p s 2 + β 1 k p s + β 2 k p b 0 s 2 + ( b 0 β 1 + b 0 k p ) s
由式(17)和式(18)可得,LADRC的传递函数框图如图3 所示.图中:
C 1 ( s ) = k p s 2 + β 1 k p s + β 2 k p ( β 2 + β 1 k p ) s + β 2 k p C 2 ( s ) = ( β 2 + β 1 k p ) s + β 2 k p b 0 s 2 + ( b 0 β 1 + b 0 k p ) s
(19) y = C 1 ( s ) C 2 ( s ) G ( s ) s + C 2 ( s ) G ( s ) r
式(19)仅仅代表了抽象意义上的LADRC闭环传递函数,体现不出具体的被控对象,为了进一步推导出包含被控对象的LADRC闭环传递函数,根据式(5),可将被控对象视为
(20) y = 1 s ( f w + b 0 u )
则可得包含被控对象的LADRC的传递函数框图如图4 所示.
图4
图4
包含被控对象的LADRC传递函数框图
Fig.4
Block diagram of LADRC transfer function containing controlled object
(21) y = b 0 C 1 ( s ) C 2 ( s ) s + b 0 C 2 ( s ) r + 1 s - b 0 C 2 ( s ) f w
(22) G ( s ) = b 0 s
由图4 和式(22)可得到电流环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
(23) G t = ( k p β 1 + β 2 ) s + k p β 2 s 3 + ( β 1 + k p ) s 2 + ( k p β 1 + β 2 ) s + k p β 2 = m 1 s + m 0 s 3 + a 2 s 2 + a 1 s + a 0
式中:m 0 = β 2 ; m 1 = k p β 1 + β 2 ; a 0 = k p β 2 ; a 1 = k p β 1 + β 2 ; a 2 = β 1 + k p .
特征方程为s 3 +a 2 s 2 +a 1 s +a 0 =0,由ωoz >0可知β 1 =2ωoz >0,β 2 =ω o z 2 且kp >0. 根据劳斯判据,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系统特征方程各项系数均大于0且劳斯表第1列各项符号均相同,则可得系统稳定需满足:a 2 >0,(a 1 a 2 -a 0 )/a 2 >0,a 0 >0.
通过式(14)的数值计算和上述分析可知,改变ω oz 的大小相当于最终改变系统的“时间尺度”,一般不会使系统失稳[23 ⇓ -25 ] .
3 电网故障下PMSG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3.1 低电压故障对机组无功电流的要求
当电网电压发生跌落时,风电机组为了支撑电网电压恢复,需要快速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根据中国低电压穿越标准,故障期间机组无功电流指令的计算公式为
(24) i g q , r e f = 0 , u g m ≥ 0.85 u g n - 18 7 i g , m a x u g m u g n - 0.85 , 0.5 u g n ≤ u g m < 0.85 u g n 0.9 i g , m a x , u g m < 0.5 u g n
式中:u gm 为并网点电压的幅值;u gn 为额定并网点电压的幅值;i g,max 为网侧变换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
根据式(24)可得,低电压穿越控制中电网侧变换器可输出的最大有功电流计算公式为
(25) i g d , m a x = i g , m a x , u g m ≥ 0.85 u g n i g , m a x 2 - i g q , r e f 2 , 0.5 u g n ≤ u g m < 0.85 u g n 0.44 i g , m a x , u g m < 0.5 u g n
由式(24)和式(25)可知,故障期间电网电压幅值的准确检测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在电网含谐波条件下也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电网电压,采用LES滤波器[26 ] 快速检测电网电压幅值,其实现框图如图5 所示.图中:ug α 、ug β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分量;ug α1 、ug β1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基波分量;ug α h 、ug β h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谐波分量;θ PLL 为电网电压矢量的旋转角度.
图5
图5
基于LES滤波器的电网电压幅值检测框图
Fig.5
Control diagram of grid voltage amplitude detection based on LES filter
3.2 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
低电压故障时采用的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如图6 所示,d 轴由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构成.通过电压外环控制直流母线电压,q 轴通过改变无功电流参考值来控制输入的无功功率,且电流内环控制器均采用LADRC控制器.无功电流参考值根据式(24)得到,且在电网电压波动检测部分,经过LES滤波器滤除谐波后得到电压幅值的精确值.图中:G vPI (s )为直流电压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e m a 、 e m b 、 e m c 为变换器三相调制电压;PWM为脉宽调制.
图6
图6
低电压故障下网侧变换器的暂态控制框图
Fig.6
Transient control diagram of grid-side converter in low voltage fault
4 仿真结果与分析
为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基于PSCAD/EMTDC软件平台建立仿真模型,并与传统PI控制方法进行比较.
4.1 电网对称故障的暂态控制仿真
仿真模型中风电机组和电网参数如表1 所示.在仿真时间为5 s时,给电网施加三相短路故障,电网电压跌落至正常电压的66%,故障持续时间为 0.6 s,采用PI控制器和LADRC控制器的无功支撑响应情况如图7 所示.
图7
图7
电网对称故障下PI和LADRC控制策略仿真波形
Fig.7
Simulation waveforms of PI and LADRC control strategies in grid symmetrical fault
由图7 可见,在5 s时电网发生故障,根据无功注入的指令,无功电流增大,网侧变换器开始向电网注入无功功率, 并网点电压得到一定的支撑.而从图7(a) 和7(b) 中可以看出,在5 s电网发生故障和5.6 s故障恢复的瞬间,与LADRC控制相比PI控制器受到电网故障的影响更大,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产生较大超调;从图7(c) 中可以看出在5.6 s故障结束时,PI控制对比LADRC控制无功功率超调更大;由图7(d) 可见,在5.6 s后PI控制下并网点电压恢复时间比LADRC控制更长.仿真结果表明,故障下LADRC控制器相比PI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暂态控制性能.
4.2 弱电网下的暂态控制仿真
考虑弱电网下L g 值比较大的情况,为了验证LADRC控制器在含外部模型扰动下的控制性能,向电网中投入电网电感L g =2 mH,该工况下仿真结果如图8 所示.
图8
图8
弱电网情况下PI和LADRC控制策略仿真波形
Fig.8
Simulation waveforms of PI and LADRC control strategies in weak grid
将图8(a) 和图8(b) 的仿真波形对比可知,当电网电感L g 增大后,在5 s和5.6 s时,PI控制下的有功电流超调量变大,调节时间变长,而基于LADRC的控制系统依然稳定,且对有功电流的控制效果基本保持不变,仍能很好地跟随给定值,表现出较好的抗扰动能力. 在图8(c) 中,当电网电感L g 增大后,在5 s和5.6 s时,并网点电压的调节时间变长,而图8(d) 中,在LADRC控制下的并网点电压基本保持不变.仿真结果表明,相比PI控制器,基于LADRC控制器可使控制系统对外部扰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4.3 电网含背景谐波的暂态控制仿真
为了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在电网含谐波的情况下仍能准确检测电网电压波动并进行无功支撑,在电网故障时向电网中注入少量5次谐波,该工况下仿真结果如图9 所示.由图可见,当发生电网故障时,在电网含谐波的情况下,无滤波的无功电流和有功电流的注入受到谐波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使用LES滤波器能够有效滤除谐波,使无功电流和有功电流能够按照控制指令准确注入,对电网进行支撑.
图9
图9
电网含背景谐波时采用LES滤波前后的仿真波形
Fig.9
Simulation waveforms before and after LES filtering with power grid containing background harmonics
5 结论
为提升直驱风力机暂态无功支撑特性和电网阻抗参数变化时的系统鲁棒性,提出基于LADRC的暂态无功支撑控制策略,并在电网电压幅值检测环节采用LES滤波器实现含谐波电网电压幅值的快速检测以提升机组的暂态响应特性.研究和仿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所提控制策略能给并网点电压提供无功支撑,且具有优良的动态响应性能,在调节时间、静态误差和平滑过渡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PI控制器.
(2) LADRC控制器不依赖于精准的数学模型,尤其是在弱电网的情况下,比PI控制具有更强的抗参数变化能力和控制鲁棒性.
(3) 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且在电网含谐波的情况下,也能准确检测电网电压波动并进行无功支撑,所设计的无功支撑控制具有超调小、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参考文献
View Option
[11]
CAI Xu , QIN Yao , WANG Han , et al . Review of self-synchronous voltage source control for wind turbine generator
[J].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 2023 , 49 (6 ): 2478 -2490 .
[本文引用: 1]
[12]
秦垚 , 王晗 , 杨志千 , 等 . 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的电压源控制(二):电网故障穿越控制与保护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23 , 43 (2 ): 530 -543 .
[本文引用: 1]
QIN Yao , WANG Han , YANG Zhiqian , et al . Voltage source control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with full-scale converters(part II): Control and protection of grid fault ride-through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 2023 , 43 (2 ): 530 -543 .
[本文引用: 1]
[13]
韩京清 . 自抗扰控制技术: 估计补偿不确定因素的控制技术 [M]. 北京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8 .
[本文引用: 1]
HAN Jingqing .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technique—The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and compensating the uncertainties [M]. Beijing :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 2008 .
[本文引用: 1]
[14]
DING C , CHEN Y W , NIE T P . LVRT control strategy for asymmetric faults of DFIG based on improved MPCC method
[J]. IEEE Access , 2021 , 9 : 165207 -165218 .
[本文引用: 1]
[15]
ZHOU R , FU C F , TAN W . Implementation of linear controllers via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structur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21 , 68 (7 ): 6217 -6226 .
[本文引用: 1]
[16]
ZHOU R , TAN W . Analysis and tuning of general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19 , 66 (7 ): 5497 -5507 .
[本文引用: 1]
[17]
曾俊杰 , 苏鑫 , 李正 , 等 .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自抗扰控制研究
[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2023 , 31 (1 ): 93 -99 .
[本文引用: 1]
ZENG Junjie , SU Xin , LI Zheng , et al . Research on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three-phase voltage type PWM rectifier
[J]. 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 , 2023 , 31 (1 ): 93 -99 .
[本文引用: 1]
[18]
李学东 , 颜景斌 , 高崇禧 , 等 . 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
[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 2023 , 28 (1 ): 73 -79 .
[本文引用: 1]
LI Xuedong , YAN Jingbin , GAO Chongxi , et al .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three-phase current source rectifier
[J].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2023 , 28 (1 ): 73 -79 .
[本文引用: 1]
[19]
杨霞 , 李琛 , 杨路勇 , 等 . 风电并网逆变器的双闭环自抗扰控制策略研究
[J]. 山东电力技术 , 2022 , 49 (11 ): 70 -77 .
[本文引用: 1]
YANG Xia , LI Chen , YANG Luyong , et al . Research on double closed-loop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strategy of wind power grid-connected inverter
[J].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 2022 , 49 (11 ): 70 -77 .
[本文引用: 1]
[20]
HE H C , SI T T , SUN L , et al .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for three-phase voltage-source PWM rectifier
[J]. IEEE Access , 2020 , 8 : 45050 -45060 .
[本文引用: 1]
[21]
ZHOU X S , ZHONG W B , MA Y J , et al . Control strategy research of D-STATCOM using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based on total disturbance error compensation
[J]. IEEE Access , 2021 , 9 : 50138 -50150 .
[本文引用: 1]
[22]
XU H L , NIE F , WANG Z X , et al . Impedance modeling and stability factor assessment of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based on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J].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 Clean Energy , 2021 , 9 (6 ): 1327 -1338 .
[本文引用: 1]
[23]
ZHANG B , ZHOU X S , MA Y J . Improved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photovoltaic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based on filter function
[J]. IEEE Access , 2021 , 9 : 141725 -141737 .
[本文引用: 1]
[24]
GAO F , CHEN W B , FANG M X . Robust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 uncertain singular systems using equivalent-input-disturbance method based on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J]. IEEE Access , 2020 , 8 : 115932 -115940 .
[本文引用: 1]
[25]
袁东 , 马晓军 , 曾庆含 , 等 . 二阶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频带特性与参数配置研究
[J]. 控制理论与应用 , 2013 , 30 (12 ): 1630 -1640 .
[本文引用: 1]
YUAN Dong , MA Xiaojun , ZENG Qinghan , et al . Research on frequency-b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configuration of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for second-order systems
[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 2013 , 30 (12 ): 1630 -1640 .
[本文引用: 1]
[26]
陈国栋 , 朱淼 , 蔡旭 , 等 . 一种软件锁相环和电压跌落检测新算法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14 , 34 (25 ): 4385 -4394 .
[本文引用: 1]
CHEN Guodong , ZHU Miao , CAI Xu , et al . A new algorithm for software phase locked-loop and voltage sag detection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 2014 , 34 (25 ): 4385 -4394 .
[本文引用: 1]
[1]
黄强 , 郭怿 , 江建华 , 等 . “双碳” 目标下中国清洁电力发展路径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2021 , 55 (12 ): 1499 -1509 .
DOI:10.16183/j.cnki.jsjtu.2021.272
[本文引用: 1]
目前,第三次能源革命已经开始,为了减少碳排放,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并公布了放弃火电、核电的时间表.与此同时,中国也向世界作出承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在“双碳”目标下,研究清洁电力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水、风、光等清洁能源储量及其特征,预测了中长期电力需求,依据电力电量平衡原理,估算了2030和2050规划水平年电力系统结构组成,并分析了未来CO<sub>2</sub>排放趋势,提出了未来中国清洁电力的发展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预计2027年中国电力系统将实现“碳达峰”;2030年中国清洁电力发电量将超过总发电量的50%;2050年火电、核电将被水、风、光等清洁电力全部取代,电力行业将实现CO<sub>2</sub>的“零排放”,基本全面实现电力系统的绿色转型,以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
HUANG Qiang , GUO Yi , JIANG Jianhua , et al . Development pathway of China’s clean electricity under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J].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2021 , 55 (12 ): 1499 -1509 .
[本文引用: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 国家能源局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EB/OL]. (2023-02-13 )[2023-04-27 ]. http://www.nea.gov.cn/2023-02/13/c_1310697149.htm.
URL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Transcript of the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s 2023 first quarter press conference
[EB/OL]. (2023-02-13 )[2023-04-27 ]. http://www.nea.gov.cn/2023-02/13/c_1310697149.htm.
URL
[本文引用: 1]
[3]
薛安成 , 付潇宇 , 乔登科 , 等 . 风电参与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机理研究综述和展望
[J]. 电力自动化设备 , 2020 , 40 (9 ): 118 -128 .
[本文引用: 1]
XUE Ancheng , FU Xiaoyu , QIAO Dengke , et al .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mechanism for power system with wind power participation
[J].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 , 2020 , 40 (9 ): 118 -128 .
[本文引用: 1]
[4]
徐海亮 , 聂飞 , 王诗楠 . 弱电网下永磁风机网侧变流器频率耦合效应关键作用因子评估及控制对策
[J]. 电网技术 , 2021 , 45 (5 ): 1687 -1697 .
[本文引用: 1]
XU Hailiang , NIE Fei , WANG Shinan . Evaluation of key factor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frequency coupling effect of grid side converter of permanent magnet fan in weak current grid
[J]. Power grid technology , 2021 , 45 (5 ): 1687 -1697 .
[本文引用: 1]
[5]
葛俊 , 刘辉 , 江浩 , 等 . 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适应性分析及探讨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 2018 , 42 (9 ): 26 -35 .
[本文引用: 1]
GE Jun , LIU Hui , JIANG Hao , et al .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adaptability of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
[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 2018 , 42 (9 ): 26 -35 .
[本文引用: 1]
[6]
KIM K H , JEUNG Y C , LEE D C , et al . LVRT scheme of PMSG wind power systems based on feedback lineariz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2 , 27 (5 ): 2376 -2384 .
[本文引用: 1]
[7]
CASTILLA M , MIRET J , CAMACHO A , et al . Voltage support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 under unbalanced voltage sag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14 , 61 (2 ): 808 -820 .
[本文引用: 1]
[8]
DEMIROK E , GONZÁLEZ P C , FREDERIKSEN K H B , et al . Local reactive power control methods for overvoltage prevention of distributed solar inverters in low-voltage grids
[J]. IEEE Journal of Photovoltaics , 2011 , 1 (2 ): 174 -182 .
[本文引用: 1]
[9]
蔡旭 , 李睿 , 刘畅 , 等 . 高压直挂储能功率变换技术与世界首例应用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20 , 40 (1 ): 200 -211 .
[本文引用: 1]
CAI Xu , LI Rui , LIU Chang , et al . Transformerless high-voltage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fo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in world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 2020 , 40 (1 ): 200 -211 .
[本文引用: 1]
[10]
齐金玲 , 李卫星 , 晁璞璞 , 等 . 直驱风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22 , 42 (4 ): 1428 -1443 .
[本文引用: 1]
QI Jinling , LI Weixing , CHAO Pupu , et al . Generic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modeling method for complete fault ride-through processes of direct-driv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 2022 , 42 (4 ): 1428 -1443 .
[本文引用: 1]
[11]
蔡旭 , 秦垚 , 王晗 , 等 . 风电机组的自同步电压源控制研究综述
[J]. 高电压技术 , 2023 , 49 (6 ): 2478 -2490 .
[本文引用: 1]
Review of self-synchronous voltage source control for wind turbine generator
1
2023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的电压源控制(二):电网故障穿越控制与保护
1
2023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Voltage source control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with full-scale converters(part II): Control and protection of grid fault ride-through
1
2023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1
2008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1
2008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LVRT control strategy for asymmetric faults of DFIG based on improved MPCC method
1
2021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Implementation of linear controllers via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structure
1
2021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Analysis and tuning of general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s
1
2019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自抗扰控制研究
1
2023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Research on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three-phase voltage type PWM rectifier
1
2023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
1
2023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three-phase current source rectifier
1
2023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风电并网逆变器的双闭环自抗扰控制策略研究
1
2022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Research on double closed-loop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strategy of wind power grid-connected inverter
1
2022
... 当电网出现电压波动时,风力机需要对电网进行无功支撑,传统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在外界出现扰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且在弱电网情况下,当电网线路的阻抗值比较大时,PI控制器在模型参数出现误差时控制效果会受影响.而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精确模型的控制技术[13 ] ,是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控制理论,包括线性跟踪微分器、线性反馈控制器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三部分[14 ⇓ -16 ] ,具有跟踪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文献[17 ]中设计了一种电流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的LADRC电流外环控制器及电流内环d 轴和q 轴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文献[18 ]中采用一种改进型的自抗扰控制方案,重构常规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函数,使ADR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但是它们都未考虑到线路故障等大扰动情况.文献[19 ]中提出一种基于一阶LADRC技术的新型风电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结构,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中均使用LADRC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抗扰能力,但是其并未考虑风力机在电网故障下无功注入和电网谐波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for three-phase voltage-source PWM rectifier
1
2020
... 式中:C =[ 1 0 ];u 为输入的控制变量;y =i g d 为LESO的输入; ⌒ 表示相应变量的观测值;L =[ β 1 β 2 ]T 为 LESO 的误差反馈增益矩阵,需要根据LESO的带宽设计[20 ⇓ -22 ] .由LESO的输入值y 减去观测值 y ⌒ 就可以估算误差,故式(6)中的h 可由校正项中的y - y ⌒ 估计得到. ...
Control strategy research of D-STATCOM using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based on total disturbance error compensation
1
2021
... 式中:C =[ 1 0 ];u 为输入的控制变量;y =i g d 为LESO的输入; ⌒ 表示相应变量的观测值;L =[ β 1 β 2 ]T 为 LESO 的误差反馈增益矩阵,需要根据LESO的带宽设计[20 ⇓ -22 ] .由LESO的输入值y 减去观测值 y ⌒ 就可以估算误差,故式(6)中的h 可由校正项中的y - y ⌒ 估计得到. ...
Impedance modeling and stability factor assessment of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based on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1
2021
... 式中:C =[ 1 0 ];u 为输入的控制变量;y =i g d 为LESO的输入; ⌒ 表示相应变量的观测值;L =[ β 1 β 2 ]T 为 LESO 的误差反馈增益矩阵,需要根据LESO的带宽设计[20 ⇓ -22 ] .由LESO的输入值y 减去观测值 y ⌒ 就可以估算误差,故式(6)中的h 可由校正项中的y - y ⌒ 估计得到. ...
Improved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photovoltaic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based on filter function
1
2021
... 通过式(14)的数值计算和上述分析可知,改变ω oz 的大小相当于最终改变系统的“时间尺度”,一般不会使系统失稳[23 ⇓ -25 ] . ...
Robust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 uncertain singular systems using equivalent-input-disturbance method based on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1
2020
... 通过式(14)的数值计算和上述分析可知,改变ω oz 的大小相当于最终改变系统的“时间尺度”,一般不会使系统失稳[23 ⇓ -25 ] . ...
二阶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频带特性与参数配置研究
1
2013
... 通过式(14)的数值计算和上述分析可知,改变ω oz 的大小相当于最终改变系统的“时间尺度”,一般不会使系统失稳[23 ⇓ -25 ] . ...
Research on frequency-b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s configuration of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for second-order systems
1
2013
... 通过式(14)的数值计算和上述分析可知,改变ω oz 的大小相当于最终改变系统的“时间尺度”,一般不会使系统失稳[23 ⇓ -25 ] . ...
一种软件锁相环和电压跌落检测新算法
1
2014
... 由式(24)和式(25)可知,故障期间电网电压幅值的准确检测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在电网含谐波条件下也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电网电压,采用LES滤波器[26 ] 快速检测电网电压幅值,其实现框图如图5 所示.图中:ug α 、ug β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分量;ug α1 、ug β1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基波分量;ug α h 、ug β h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谐波分量;θ PLL 为电网电压矢量的旋转角度. ...
A new algorithm for software phase locked-loop and voltage sag detection
1
2014
... 由式(24)和式(25)可知,故障期间电网电压幅值的准确检测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在电网含谐波条件下也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电网电压,采用LES滤波器[26 ] 快速检测电网电压幅值,其实现框图如图5 所示.图中:ug α 、ug β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分量;ug α1 、ug β1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基波分量;ug α h 、ug β h 为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谐波分量;θ PLL 为电网电压矢量的旋转角度. ...
“双碳” 目标下中国清洁电力发展路径
1
2021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Development pathway of China’s clean electricity under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1
2021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国家能源局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1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Transcript of the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s 2023 first quarter press conference
1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风电参与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机理研究综述和展望
1
2020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mechanism for power system with wind power participation
1
2020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弱电网下永磁风机网侧变流器频率耦合效应关键作用因子评估及控制对策
1
2021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Evaluation of key factor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frequency coupling effect of grid side converter of permanent magnet fan in weak current grid
1
2021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适应性分析及探讨
1
2018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adaptability of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
1
2018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LVRT scheme of PMSG wind power systems based on feedback linearization
1
2012
... 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战略方向[1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其中,风电3.65亿kW[2 ]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wind generator, PMSG)因其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3 -4 ] .由于风力发电地区通常与用电负荷之间距离较远,与主电网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所以风力发电地区电网强度弱,易受电网扰动影响[5 ] .为此,风电并网规则要求风力机具有一定的故障穿越能力,当风力机的并网点电压出现跌落时,要求风力机能保证不脱网,并能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电网电压恢复[6 ] . ...
Voltage support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 under unbalanced voltage sags
1
2014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Local reactive power control methods for overvoltage prevention of distributed solar inverters in low-voltage grids
1
2011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高压直挂储能功率变换技术与世界首例应用
1
2020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Transformerless high-voltage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fo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in world
1
2020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直驱风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
1
2022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Generic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modeling method for complete fault ride-through processes of direct-driv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1
2022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
风电机组的自同步电压源控制研究综述
1
2023
... 目前,国内外关于无功支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电场系统[7 ] 和光伏发电系统[8 ] .最直接的控制方法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但这些装置存在成本高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献[9 ]中提出一种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系统,利用该装置可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集中补偿和治理,但该类装置目前体积庞大且成本较高.文献[10 ]中推导了直驱风力机在电网不同故障阶段下有功和无功功率响应的表达式,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参考值发生器,形成直驱风力机故障穿越全过程的通用电磁暂态建模方法,但是并未考虑到弱电网等情况.采用电压源控制方法可提升机组的暂态无功支撑能力,但电压源控制机组在故障下存在过电流问题,暂态电流控制复杂且难度较大[11 -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