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储能关键技术与应用
宋梦, 林固静, 蒙璟, 高赐威, 陈涛, 夏世威, 班明飞

Ke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Shared Energy Storage
SONG Meng, LIN Gujing, MENG Jing, GAO Ciwei, CHEN Tao, XIA Shiwei, BAN Mingfei
表4 私有储能共享结构与公共储能共享结构的对比
Tab.4 Comparison of private and public SES structures
结构 模式 实体拥有者 交易品种 第三方运营商 优缺点 应用场景
私有储能共享结构 电力共享模式 独立用户 能量 利用储能空闲能量进行交易,实现隐私保护;但仅限能量交易,储能设备利用率提高有限,且要求每个用户都配备储能设施 适用于用户数量较少且用户均配置了储能的能源交易场景
资源再分配模式(特斯拉) 独立用户 容量使用权(包括初始能量) 虚拟聚合器 用户可自行调整可供共享的功率及容量,从而提高储能设备利用率;但仍要求每个用户都配备储能设施,且效益分配具有一定难度 适用于用户数量较多且用户均配置了储能的容量共享场景
公共储能共享结构 社区储能模式 所有用户集资投建并共享 功率使用权+
容量使用权
均可 用户无需自行配备储能设施,但需出资投建公共储能设备,成本、效益分配具有一定难度 适用于邻近范围内的社区、楼宇
云储能模式 共享储能运营商集资投建 功率使用权+
容量使用权
用户无需自行配备或投资建设储能设施,可按需购买储能服务;共享储能运营商可利用规模经济、需求互补性等盈利,但在储能规模的配置上难度较大 不仅适用于邻近范围内的社区、楼宇,也适用于广域范围上的用户、微网、配网系统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