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图片丢失啦 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科学问题专辑

    责任编辑:蒋霞,孙伟,黄伟

    栉风沐雨,弦歌不辍。上海交通大学历经三个世纪,学科内涵持续深化,教学育人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全球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值建校125周年之际,在学校期刊中心和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联袂策划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特别出版了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科学问题专刊,得到了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唯有仰望星空的民族才有希望,在我们对未知世界孜孜探索和对美好未来的创造性实践中,科学技术的力量从未像当今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专刊所收录的56篇述评探讨了科学发展的重大冋题,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能源、海洋、环境等领域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探索,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思源致远,天地交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交通大学将乘势而上勇开新局,接续奋斗再攀高峰,朝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目标奋进。愿与更多同道携手,共同推动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林忠钦

    中国工程院院土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20213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操纵波来实现吗?
    何清波,姜添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1-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8
    摘要621)      PDF(pc) (1152KB)(407)    收藏
    简述了基于波物理特性人工智能超材料的研究背景,总结了人工智能超材料的核心思想在于“学习感知”,指出了实现人工智能超材料的关键在于如何构建超材料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与人工智能模型的关联.基于波操纵的人工智能超材料将会为突破信息感知与处理的传统技术难题开辟新的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智能体自我博弈学习是否存在性能极限?
    李少远, 殷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3-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9
    摘要573)      PDF(pc) (382KB)(260)    收藏
    自我博弈学习是智能涌现的基本方法之一.介绍智能体自我博弈学习的基本思想,回顾该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智能体自我博弈学习是否存在极限这一核心科学问题,指出需要融合信息论、控制论等多学科方法,从信息和计算的视角探究智能涌现的根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信息物理世界如何实现人机共融协同?
    李少远, 殷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5-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0
    摘要859)      PDF(pc) (389KB)(294)    收藏
    信息物理系统(CPS)的系统架构在未来世界具有核心地位.介绍人在回路的CPS的基本架构,提出在CPS架构下人机如何实现协同共融的核心科学问题.指出需要融合信息、计算、控制等多学科方法,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实现协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氢在生命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程为铮,邓涛,丁文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7-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1
    摘要879)      PDF(pc) (570KB)(499)    收藏
    氢是宇宙中最原始的元素,也是生命体中最主要的元素,对生命体有广泛的积极影响,包括生理调节、选择性氧化等.目前,氢已经初步应用于医学和农学,并由此诞生“氢气生物学”的概念.探究氢在生命体内的作用机理,准确认识氢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将为众多生命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生命起源过程的熵变是怎样的?
    王嘉瑶,刘晨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10-1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2
    摘要857)      PDF(pc) (253KB)(390)    收藏
    宇宙演化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熵增驱动了生命的产生.但生命的出现让自然的部分变得有序,可以看成是一个熵减的过程.为什么整体无序的宇宙会产生高度有序的生命呢?生命起源时的熵是怎样改变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大脑如何进行神经信息编码与处理?
    梁培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12-1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3
    摘要631)      PDF(pc) (399KB)(338)    收藏
    大脑功能在于对信息进行整合,并据此做出行为决策.对大脑功能的认识,是神经科学的重要内容,也为人工智能提供启示.但是在脑内信息是如何表征、如何编码的,又是如何被下游环节读取的,这些问题尚且未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单细胞生命体的系统工作原理是什么?
    丁显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14-1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4
    摘要700)      PDF(pc) (444KB)(196)    收藏
    世界上许多的单细胞生命体以高效率和高准确性在运行着.比如一个巨噬细胞可以实时地动态追踪一个细菌,说明这种单细胞生物的感知器和控制器都是异常精密和发达的.人类目前尚未了解单细胞生命体的运行规律.破译这一科学问题,将对仿生机器人、新的系统调控原理、控制理论、蛋白质网络、新药研发、细胞衰老等众多领域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如何获得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董了了,程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16-1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5
    摘要596)      PDF(pc) (587KB)(219)    收藏
    简要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指出大量造血干细胞的获得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造血干细胞扩增和诱导产生造血干细胞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同时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衰老的生物学机制是什么?
    刘峰,殷善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18-1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6
    摘要728)      PDF(pc) (1013KB)(273)    收藏
    本文介绍衰老研究的科学意义,归纳既往研究中对于衰老背后生物学机制的解释,提出衰老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新兴多组学研究方法是探索衰老机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衰老是疾病吗?
    温东晟,李青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20-2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7
    摘要643)      PDF(pc) (808KB)(216)    收藏
    衰老是每个人生命里程中无法回避的自然现象.本文从医学科学和人文两个角度回顾总结了人们在衰老认知中取得的进展,探讨了我们是否应以疾病的角度去认知它,并展望了衰老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高压能否促进厌氧生物到好氧生物的快速演化?
    张宇,肖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22-2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8
    摘要579)      PDF(pc) (871KB)(300)    收藏
    本文简述了高压对生物演化的驱动作用,提出了科学问题:高压能否促进从厌氧生物到好氧生物的快速、独特演化?解答该问题,有助于对地球生命演化历程的理解,为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和域外生命探索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神经系统如何记忆免疫信号?
    吴玥,王宏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24-2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9
    摘要688)      PDF(pc) (591KB)(218)    收藏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间存在精密复杂的互作网络,明确神经系统记忆、影响免疫系统炎症信号的机制具有重大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价值.本文阐述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在炎症性疾病中对机体的调控,指出神经系统影响免疫记忆的证据,介绍神经-免疫互作网络,以期为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提供研究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植物是如何感受环境温度变化的?
    梁婉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26-2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0
    摘要1111)      PDF(pc) (310KB)(363)    收藏
    温度是影响植物发育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简述了植物温度感受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在最近一些研究工作中发现了植物中存在几种直接感受并快速响应温度变化的感受器,为揭示植物感知和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能否解析味觉机理并且量化所有味觉?
    姚继雯,刘晨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28-2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1
    摘要679)      PDF(pc) (275KB)(365)    收藏
    描述并且精确定量食物的味道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通过解析味觉机理,对味道制定全方位多维度的标准并进行量化,从而开发分析能够精确分析味道的仪器,可以避免人工调味带来的各种弊端,如高成本、低效率、大偏差.此外,还能利用“标准味道物质”更为精确地复制味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人为什么会老化——生物体的老化机制
    刘泽,杨国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30-3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2
    摘要981)      PDF(pc) (343KB)(349)    收藏
    衰老问题无法回避,也是困扰科学家们多年的难题.人类衰老的现代主流生物学理论主要分为程序化理论、损伤或误差理论两大类.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循环理论、端粒酶学说等多种新型的衰老学说不断涌现,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视角.但现有理论仍不能较好地解释衰老过程,并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同时许多理论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关联.理解和检验各种老龄化理论,可以促进人类对衰老机制的理解,并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能否人为控制表观遗传的调控?
    张雪,刘晨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32-3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3
    摘要468)      PDF(pc) (278KB)(469)    收藏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非DNA序列改变所引起的可遗传的表型变化.其科学意义在于补充自然进化的理论,其应用范围已经涉及众多疾病领域.能否通过人为控制表观遗传调控使细胞选择性地遗传性状,从而治疗某些疾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可以利用生物材料学方法对抗耐药细菌吗?
    汤亭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34-3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4
    摘要483)      PDF(pc) (654KB)(260)    收藏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本文提出用抗菌生物材料替代或减少抗生素使用,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植入物感染,同时降低耐药菌传播风险.研究策略包括:植入物的表面修饰,增强其自清洁、免疫调节、接触杀菌和释放杀菌等功能;抗菌材料或药物的局部缓释及控释系统研发,实现微环境响应和细胞靶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TALE靶标基因与农作物广谱持久抗病育种
    徐夏萌, 徐正银, 李颖, 阎依超, 邹丽芳, 陈功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36-3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5
    摘要690)      PDF(pc) (809KB)(201)    收藏
    为了揭示黄单胞菌与植物间互作的遗传学基础,培育广谱持久抗病的农作物,本文对这一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指出了黄单胞菌引起植物病害的严重性,分析了黄单胞菌与植物互作如何导致植物抗病或感病,归纳了TALE蛋白主要作用植物的靶标类型,分析了植物基础转录因子TFIIA与NLR类R基因在植物抗病性中的重要性,认为基因编辑TALE蛋白的效应子结合元件(EBE)是未来作物广谱持久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生命交流尺度的下限是什么?
    曹莲莹,刘晨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39-4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6
    摘要544)      PDF(pc) (249KB)(484)    收藏
    生命交流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文字、语言、姿势进行思维的交流;细菌之间通过有机小分子进行生命活动的交流(群体感应);那么,能够与同类、与外界交流的最小单位是什么?病毒之间是否也具有相互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糖蛋白药物的生产与糖链改造
    张涵,张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41-4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7
    摘要686)      PDF(pc) (619KB)(305)    收藏
    糖蛋白药物在多种疾病中显示出靶点特异、疗效突出和安全性好等优点,其糖基化是影响药物半衰期、免疫原性和药代动力学等的重要因素.糖工程促进糖蛋白药物上糖链的改造和优化研究逐渐深入.本文简述重组糖蛋白药物在细胞内或体外的合成和糖链改造,并指出生产均一化糖蛋白是研究糖链对药物性质影响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基于末端糖链的疾病诊疗新技术
    邓陶,刘倩楠,邹霞,张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44-4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8
    摘要588)      PDF(pc) (523KB)(220)    收藏
    开展个性化精准医疗的核心在于对复杂生物样本进行个性化表征.糖链大量存在于人体组织、细胞和各类体液蛋白表面,发挥重要生物功能.糖链异质化含有重要疾病表征信息,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靶点.本文介绍基于末端糖链的疾病诊疗新技术,提出异质化糖链作为疾病诊断指标和治疗靶标的开发潜力,为实现临床个体化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生物3D打印与器官再造
    王金武,李涛,许苑晶,李帅,任亚,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46-4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39
    摘要814)      PDF(pc) (975KB)(417)    收藏
    为了进一步阐述生物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造方面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生物3D打印技术在器官再造方面的现状与进展,提出未来生物3D打印技术将从生物墨水、打印技术等方面寻求更多突破,以最终实现体外器官再造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癌症患者能否长期生存?
    王思颖,郑幸玲,覃文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49-5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40
    摘要770)      PDF(pc) (477KB)(200)    收藏
    为了探讨癌症患者长期生存的可能性,从美国癌症研究现状出发,简述了在癌症防诊治技术的支持下,癌症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自20世纪70年代起有所改善,并于近几年显著提高.这表明随着癌症研究和医疗方法的进步,癌症有望脱离高死亡率疾病范畴,癌症患者有望长期生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细胞可塑性如何驱动组织再生与肿瘤发生?
    鄢和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51-5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41
    摘要506)      PDF(pc) (338KB)(280)    收藏
    生物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在组织损伤后可有效再生和重建稳态.当再生信号被异常激活时,该细胞可塑性将促进肿瘤发生.组织再生和肿瘤发生均依赖于组织水平上多形式细胞可塑性的协调整合,因此对其机制的认识有助于损伤修复和肿瘤防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免疫治疗能否治愈肿瘤?
    宗春燕,沈键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53-5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42
    摘要718)      PDF(pc) (379KB)(224)    收藏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等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免疫治疗已展现出相较于传统肿瘤治疗方法的巨大优势.本文简述了当前肿瘤免疫治疗存在的问题,并就免疫能否全面改变肿瘤治疗现状,甚至彻底治愈肿瘤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精准治疗有希望治愈肿瘤吗?
    张苏江,陈赛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55-5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43
    摘要628)      PDF(pc) (1037KB)(154)    收藏
    以肿瘤靶向药物为代表的精准治疗正在给肿瘤治疗带来变革性的突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往属于高致死性恶性血液肿瘤,如今,基于分子机制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使APL成为第一个可被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近年来,前瞻性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优化治疗、 诊断分层体系优化、APL致癌蛋白PML-RARa协同靶向治疗调控图谱的阐明,为高危患者提供更多的治愈机遇.协同靶向精准治疗APL的思路将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类型白血病,甚至实体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Aβ级联假说或tau蛋白假说,哪个更正确?
    马步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58-5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44
    摘要1285)      PDF(pc) (416KB)(473)    收藏
    介绍了淀粉样变性、朊蛋白和阿尔茨海默病的Aβ和tau蛋白.指出Aβ级联假说或tau蛋白假说反映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揭示的是淀粉样变性共性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性,其寡聚体结构的解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如何建立器官再生的血管网络?
    张文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60-6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45
    摘要618)      PDF(pc) (390KB)(267)    收藏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大块组织缺损修复和器官替代提供了新思路,但人体器官血管网络精细复杂,是限制器官再生和移植的主要瓶颈问题.类器官体外培养尺寸无法突破同样受到无法形成血管系统的限制.对此,提出同步构建功能化血管网络的设想,为维系干细胞存活和实现器官再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脑靶向递送策略的挑战和机遇
    王斌,章雪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62-6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46
    摘要701)      PDF(pc) (3595KB)(316)    收藏
    血-脑屏障能够保护大脑不受外来有害物质影响,但也使药物难以进入大脑,阻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研究.生物体内存在能够跨血-脑屏障的天然物质,其生物学机制可以为脑部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研发提供指导.本文介绍一系列脑部递送策略,重点介绍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研究成果能够促进脑靶向诊疗产品的临床转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运动船舶周围为什么会出现大范围白色泡沫流动?
    张晓嵩,万德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65-6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7
    摘要675)      PDF(pc) (599KB)(243)    收藏
    海洋航行船舶周围存在大范围白色泡沫流,该现象涉及超大尺度跨越的多相流动成分,包括水、气、泡、雾多种流动状态,并与复杂湍流紧密结合.为了加深各研究学者对船舶泡沫流的理解,阐述其成因、演化机理以及其对结构物的影响,为解决未来海洋环境探索与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食物中哪些元素的变化正在影响人类健康?
    刘春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67-6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06
    摘要471)      PDF(pc) (312KB)(155)    收藏
    基于全球变化科学和食物链理论,提出了潜在的全球变化-植物/食物化学计量组成-人类健康风险关系问题,并指出了开展农业、畜牧业、食品、健康技术措施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云动力过程及其辐射效应将如何影响未来全球变暖?
    冯静,马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69-7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07
    摘要479)      PDF(pc) (7387KB)(137)    收藏
    本文归纳了云辐射反馈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利用CMIP6数据分析云辐射反馈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海表增温形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密切相关,其中低云对总反馈贡献最大.然而,这背后的动力机制尚无定论,亟需对其引起的不确定性进行溯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气候变暖如何影响天气变化?
    黄超明,刘海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72-7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08
    摘要734)      PDF(pc) (640KB)(225)    收藏
    本文介绍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天气尺度现象的变化,阐述了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变得更为显著且频发,进一步指出这些极端天气现象如高温热浪和极端寒冷、干旱与洪涝等的发生呈不对称性,并存在区域分布差异特征.因此,相关机制研究有助于帮助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提高预测和防灾减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人类可以调控气候么?
    刘海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74-7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09
    摘要798)      PDF(pc) (595KB)(233)    收藏
    本文介绍了人类为应对气候变暖所引入的地球工程对气候变化加以人为干预,并由此提出在更广泛意义上人类未来也许能够依据地球气候系统的运转机制,主观调控气候,但其对地球气候系统的整体影响尤其负面效应将存在显著不确定性及争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如何响应气候变化下的海洋缺氧?
    龚红静,周韫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76-7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0
    摘要776)      PDF(pc) (731KB)(286)    收藏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海洋氧气大量流失.海洋缺氧会影响生物的形态、新陈代谢和适应能力等,并导致生物迁移甚至死亡.此外,缺氧还会影响生物种群的数量、组成和分布,进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探究区域和全球海洋的生物数量和生物多样性如何响应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海洋缺氧问题,可以为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未来城市:自然系统如何解决城市问题?
    王兆龙,刘丽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79-8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1
    摘要565)      PDF(pc) (2727KB)(279)    收藏
    城市化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引发了热岛效应、城市内涝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未来城市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吸储雨洪、降低城市能耗和消纳城市污染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指出其所需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为城市问题提供自然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逆全球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发展的影响?
    耿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82-8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2
    摘要1469)      PDF(pc) (376KB)(304)    收藏
    逆全球化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环境压力,影响了全球化治理和各国之间的有效合作.开展科学而公正的评价研究,系统量化逆全球化对于全球生态系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静电是敌还是友?摩擦力效应在环境能量收集中的应用
    赵栗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84-8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3
    摘要652)      PDF(pc) (353KB)(236)    收藏
    你或许还记得因为害怕静电而不敢触碰金属把手.尽管泰勒斯在公元前600年就已观测到静电,但它的产生机制一直悬而未决.近年来,一些研究部分揭示了静电的深层产生机制,是由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的突起变形引起的.这一进步将为许多静电相关的应用带来巨大的机会,意味着人类掌握了将静电化敌为友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什么将是地球上最便宜的能源?
    沈文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86-8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4
    摘要840)      PDF(pc) (352KB)(224)    收藏
    随着近10年太阳能光伏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光伏发电投标度电价格2020年在国际上已经达到1.31美分/千瓦时,预计未来2~3年内可以实现低于1美分/千瓦时的度电成本,并将进一步降低.因此可再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地球上最便宜的能源,这一问题的提出将彻底颠覆人类对未来能源需求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空气取水实现可持续农业和沙漠绿化
    王晨曦,邹豪,王如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 (Sup.1): 88-9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15
    摘要849)      PDF(pc) (2630KB)(376)    收藏
    在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农业灌溉水源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沙漠地区,如何有效获得水资源和实现节水节能种植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可以摆脱地理位置限制,从空气中捕获可观的淡水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灌溉水源.在温室场景中,空气取水机组能够从潮湿的室内空气中吸附水蒸气,调节温室室内湿度,同时释放吸附热用于温室加热.解吸过程中收集的水,可以循环用于温室灌溉.该技术有望应用于都市农业,并为沙漠变绿洲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